【整理報導 資料提供/陳豪毅】美術學院於12月4日邀請到義大利知名藝術家皮耶‧魯奇‧塔基(Pier Luigi Tazzi)先生蒞校舉行一場專題講座,他以「我的策展實踐:水平的旅程Horizontal Journey」作為講題,分享他多年來於世界各地策展的不同實務經驗。
其中,塔基先生談到自己如何接觸藝術的過程。他表示,從很早開始就接受藝術教育,不僅只在學校,同時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至今,他在學校教書約有10年,自認為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像是他們的能量和對於方向的掌握等。而在他的養成教育裡頭,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經驗,這經驗使他可以從自我身體裡面去觀眾溝通。此外,在教書的時間裡頭,他也經歷了寫作歷程,之前寫作都是非常分析、批判性的,且有很多黑話、術語,對他來說這是個很不好的文學、不佳的寫作。但他強調,寫作對他而言,基本上是建築在跟藝術世界面對的經驗,這種照面就好像是他“坐望”看到對方的經驗,而這就是他看見藝術的方式。他認為,藝術像是黑夜裡頭的最後一段,一方面有種執念,另一方面又有慾望,同時這也是明日的帷幕之際。當在寫作時,再結合有兩個部份,一個是自己的生活,另一個是藝術世界的客觀性。一方面用大腦寫作,這是個意志的世界,它是個有範圍、少部分的世界;另一方面用身體寫作,它則強調著生活經驗、慾望還有享樂。
而另一個讓他去接近藝術的方式就是策展。他說明,策展跟寫作一樣,換言之,就是利用作品在寫作展覽。所以,在他展覽所呈現出的稱之為「小排句」,基本上,它就是個不那麼個人的方式。而在他的策展經驗裡面,有的展覽在美術館,有的在小空間;但對他來說,唯一的差別就是經濟的問題,也就是預算,只要有預算,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但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比較大的展覽,當開始面對很大的結構時,因為結構之大,他通常都試著先把結構打破,不要接受這些結構給予自己的條件和限制;甚至都用要別的方式去繞境,走過那些角落。他以自己92年的文件展等為例,在這些展覽經驗裡頭,事實上,都試著在把現有的空間打破,也就是把裡面的東西給帶到外面來。從這方式看來就可以得知,有些地方要讓它不受控制,去找尋它自己的出路。
皮耶‧魯奇‧塔基是藝評家兼獨立策展人,以佛羅倫斯工業區的一個小村落為基地而於世界各地工作。他自80年代中期成為策展人,之後於1988年威尼斯雙年展的許多活動中擔任策展人,1992年任第9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協同總監,1998年在「創傷:當代藝術的民主與救贖」(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新大樓的開幕展)、「幸福:藝術與生活的生存指南」,以及2003年東京的新摩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等擔任協同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