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紹元]北藝大2008關渡藝術節之跨領域學習週,規劃了一系列主題講座,藉此來推動服務學習融入藝術專業發展,帶領學生認識我們共同生活的日常生活世界,聆聽城市裡被忽略的聲音,觀照各偏鄉角落裡上演的生命故事,以及感受藝術人的熱情如何轉動我們的社會。希望透過這一系列活動的安排,拓展學生專業學習的視野,培養具有跨界關懷與社會實踐能力的藝術人。
這次各場講座的內容與故事都指向了一個極為鮮明且非常關鍵的議題,即是『藝術可以凝聚人們的感情與夢想,藝術更可以蓄積改變社會的動能 !』透過音樂、美術與戲劇等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對體制的反叛與對理想社會的追尋,還有對於社會弱勢者的具體關懷行動。以下本文將針對7場講座做整理之摘要報導。
【不怕我和別人不一樣】
主講者:許芳宜老師
「大家可能都不相信,上了舞台之後,是我唯一最放鬆的時候,因為上了台之後,我只有我跟舞台的關係,我與舞者之間的關係,我可以盡情的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覺,是我最自在、最沒有壓力的時候⋯」許芳宜老師如此說著,在這次的跨領域學習中,她以自己的故事來與學生們一起分享她在舞蹈這條路上的經歷與成長。她說到,一場表演的成功,要感謝太多太多人的支持與鼓勵,而每一個熱情的掌聲,都是觀眾對表演者的照顧、包容與疼愛;站在台上,每一次的鞠躬也代表著她道不盡的感謝,感謝所有參與的每一個人。她強調,表演的圓滿成功,不是因為她漂亮的演出,而是證明她做到了!
許老師也談到了她的堅持,就是「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她表示,回到台灣之後,她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不可能! 你別傻了! 台灣沒有舞台⋯」,但在她認為,「不可能」是用說的,而不是自己真的有親自去嚐試過,去做過: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不要讓別人來告訴自己,事情的成敗,而是要動手去做做看。她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重點是你自己想不想要,只要是想追求的,都可以做到,讓「Impossible is nothing」;要忠於自己,做自己想要的。
【英國文化介紹】
主講者:英國文化辦事處鄺
舒嵐(Christine Skinner)處長
透過座談,英國文化辦事處 Christine Skinner(鄺舒嵐)處長介紹了英國文化辦事處的相關業務之外,也介紹了多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文學家、演員、樂團、藝術景點,劇場等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她說明,英國是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在英國的藝術中心不斷地舉辦各項展演活動與相關的教育訓練,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來使用進入與使用它,並成為長期的活動支持者。此外,她也提到英國文化的多樣性。目前在英國第二大語言為一種印度地方方言,因為在英國有許多來自印度及巴基斯坦人,另也有西班牙人、非裔等多樣人種的族群,也因此造就了英國十分多樣層次的文化。
【紀錄片與社會關懷】
《我們的孩子》觀賞與討論、發想與迴響
主講者:林正盛 導演
曾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殊榮的林正盛導演帶來了《我們的孩子》紀錄片,敘說目前台灣教育的城鄉差距與樣貌對孩子們的愛,並與主持人辛意雲老師、與談人羅竹民教授一同闡述對台灣教育與社會的關懷。導演的熱情加上羅竹民教授的鼓勵,點燃了同學心中的熱情與疑惑:「現在心裡都是滿滿的感動、熱情、衝動,但走出教室後,藝術能為社會做些什麼?」林導演回應:「藝術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讓人們內心柔軟,讓人們觀照生命、疼惜生命。」辛意雲老師則以雲門舞集為例,說明在台美斷交、民心動盪不安的社會氛圍中,《薪傳》的演出適時而有力地以藝術安頓了當時台灣人的心靈,藉此呼應林導演的說法,也勉勵同學不要輕忽藝術的社會力量。
【藝術進入社區】
紙風車「孩子的第一哩路」紀實
藝術的社區服務與學習-紙風車319鄉鎮的社會實踐
主講者:任建誠
同樣見到台灣城鄉差距的隱憂,但吳念真導演的一句鼓勵:「總有一些事,我們做得到﹗」自此,因為相信,所以紙風車兒童劇團開啟了「孩子的第一哩路--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社會實踐行動,誓言走遍全台灣319個鄉鎮,至今已巡演了151個鄉鎮,行動還在持續進行中。北藝大畢業的校友任建誠團長說,一個最重要的理念與堅持,就是要讓所有偏遠地區的孩子能夠在童年歲月裡有機會欣賞一場國家劇院級的兒童戲劇,在一個晚上帶給孩子和大人一份感動。這是個充滿創意、撼動靈魂剎那的一個文化行動工程,我們要將藝術帶回曾受到感動的地方!每場演出所需的經費完全來自民間捐款,每筆捐款都銘刻著捐款人對孩子的愛,對鄉土的深情!透過藝術連結了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用藝術傳動了希望與力量。
【寓療於藝】
藝術治療概論、藝術治療的真體驗
主講者:蔡汶芳
藝術的力量同樣深刻地彰顯在專業助人的心理治療領域。北藝大校友,畢業於美術系的蔡汶芳老師,大學時期因緣際會旁聽了心理學課程後,發現美術與心理治療結合的魅力與能量,因而跨入了藝術治療領域。藝術創作作為心理治療途徑,是因為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人得以回歸主體位置;創作當下的投入與忘我,得以轉移身心靈的病痛,任憑意念引導畫筆,由畫面帶動心靈和意念。當更多自己也不明白的內心黑洞漸次浮現,創作者因此可以更清楚地聽見自我內在的聲音。同時,實際體驗的藝術治療課程,也讓同學們體會了解藉由創作聆聽自我內在聲音的經驗。
【聽不見的城市】
被忘卻的聲音地景及其文藝復興
主講者:李明璁
台灣大學社會系李明璁助理教授引用提出聲音地景概念作曲家Murray Schafer的一段話:「我們的耳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說明「聽覺」在這個以「視覺」為主體的世界中,逐漸被遺忘;他提醒我們,噪音與安靜並不是自然恆定的物理樣態,而是脈絡化的社會建構,一個城市若有生命,就不該只限於視覺所見,更該被其他感知所經驗、記憶、和再生,進而產生專屬於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聲音記憶。
【聲音與憤怒】
搖滾樂如何改變世界
主講者:張鐵志
台灣大學社會系張鐵志助理教授則是帶領著同學去聆聽一種堅持與反叛的旋律。張教授表示,衝擊樂團的Joe Strummer在2002年過世了。當他演奏時,他讓所有人感受到這個世界可以被一首三分鐘的歌曲改變、他是對的﹗因為,這些歌曲改變了許多人的世界,而在其歌詞中蘊含著憤怒和智慧,並且永遠在表達弱勢階級的心聲。同時,在衝擊樂團的國歌『White Riot』中,也唱著:「你是要主動掌握世界,還是要接受別人的控制?你是要不斷前進,還是要一直倒退?」搖滾樂的確可能只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但正是無數人的價值變遷將會構成社會的進展。搖滾樂或許從來不能革命,但當搖滾樂抓到了時代聲響,這些歌聲將不斷在被社會矛盾擠壓的人們的腦袋中迴響,將永遠在反抗的場景中被高唱。
跨界進行自我的探索、關懷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與環境,學習用藝術傳動希望與力量、用藝術引領生活世界的改變,是共同學科安排這次跨領域學習活動的理念與夢想。只要我們相信「總有一些事,我們做得到﹗」那麼,藝術就是那個支點,藝術人可以用生命的力量撐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