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曲面:2020曲德義個展/Spacetime: Chu Teh-I Solo Exhibition 2020

展期:2020.05.01~2020.08.23
地點:關渡美術館一樓

曲面」與「彎曲的時空」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重要的理論基礎,科學家觀察星光的輕微偏折時發現宇宙時空結構的複雜性,看似平滑直行的宇宙空間實際上是曲面的,並由此而推論一個不斷變動的宇宙時空。曲德義早期的繪畫作品從馬勒維奇對於宇宙時空的理論出發,持續探討時間與空間的抽象性與結構性,並研究色彩、造形、書寫這些問題與空間之關係。從他的作品或展覽名稱,例如「對立」、「錯合」與「並置」等,可以得知其對於空間研究的一貫歷程。他將抽象藝術的幾個重要派別,包括絕對主義、抽象表現主義、色域繪畫、支架—張面等抽象性語彙,以研究實踐的方式走出一個有別於現代性的路線。

曲德義將空間的議題拉到一個極大/極小、整體/差異的對比,從整體上看,他的繪畫作品表面維持一致性的力量與張力,猶如宇宙時空給予我們廣袤無垠的錯覺;然而在顏料的表層下,卻展示著內在空間的複雜性,如同「曲面」與「彎曲的時空」的神秘空間。他在作品中使用層層顏料與乳膠,利用堆疊與削減製造正負空間集結交錯的平面,創造出視覺空間的跳躍性。在二維畫布上並置複雜繁瑣的多重圖層,呈現視覺上巧妙的平衡,他探索空間之外的空間,開鑿出畫布上多維的視野與時空。

曲德義投身抽象繪畫逾40年,他既是藝術家也是教育家,1985年自法國返臺後執教30餘載,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雖然從事抽象繪畫創作,但是他的學生無論在創作類型或媒介上,皆有極為多樣性的表現。他的教學方式獨樹一格,有時更像禪師一般來個當頭棒喝,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某次曾有高年級的學生在上課時問他:「老師,你今天怎沒罵我?」,許多的「曲氏名言」在校友之間傳述,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他的名譽教授講座依然深受莘莘學子的歡迎。

對於關渡美術館而言,本次個展具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意義。曲德義是關渡美術館的創館教授之一,也是美術館常態營運後的首任館長,歷經邱坤良、朱宗慶、楊其文以及陳愷璜等校長的信任,擔任館長一職前後共10餘年直至退休。本館衷心期盼以此展覽向曲德義教授致上最誠摯的敬意,也感謝他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所付出的無數心力與貢獻。

******************************

五月共感:民主中的众流
May Co-sensus: Demo-stream in Democracy

策展人:黃建宏 
關渡美術館4樓與1樓戶外
展期:05/01-07/05

參展藝術家:
王虹凱
流水生+m#e^s
陳劭雄
陳界仁
程展緯
鄭庾昇

Artists:
Hong-Kai Wang 
Mr. Water+m#e^s
Chen Shaoxiong
Chen Chieh-Jen
Luke Ching
Yooseung Jung

計畫參與:
王兵
荒川醫、林仁子
張紋瑄
張明曜

Project Participation:
Wang Bing
Ei Arakawa/Inza Lim
Chang Wen-Hsuan
Chang Ming-Yao

     「五月」是中國的一九年、法國的六八年、南韓的八○年,也是台灣的八八年,五月讓二十世紀充滿變革與年輕的能量,因為「春天」的氣候適合外出、適合認識新朋友,或許利於表達自己、適合吶喊!現在,我們面對的可是二十一世紀的五月,如果再次召喚二十世紀的這些五月,為的不就是再次夢想外出交朋友、以更細膩的心思來搖撼這個世界的季節。因此,我們在這特別的季節與南韓光雙基金會的金宣廷合作策展,主要關注點是重新思考80年代的民主化,台灣的部分特別專注在生成挑戰體制與霸權的決定性力量,並形成了民眾匯流的臨時集體性:众流(DemoStream)。通過「众流」,我們希望從藝術家的思考和作品中,看到這些充滿活力的匯聚與運動中更多的層次,試圖提出生物政治時期民主化的生態觀點。民主運動也代表著新的共同生活觀念,新的感性分配以及新的共同生存世界的出現。台北將於2020年五月一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幕,並於八月下旬在光州正式展覽的計畫預展。計劃在DemoStream主題下呈現連結人們的共感「流」,如思緒流(陳界仁、程展緯)、資訊流(陳紹雄、流水生)、人形流(張紋瑄、Ei Arakawa & Inza Lim)、拓撲流(王虹凱、Yooseung Jung)、痛感流(張明曜、王兵)。陳界仁以一反向命題去看待今天的政治如何處理人們的感知,「感知剝奪室」便是一種企圖摧毀共感潛能(思緒的溝通與流動)的手段,程展緯則呈現如何在面對香港警暴後衍伸出的思緒、而陳紹雄的照相速寫繪畫與「流水生」(黃宇鵬、張美宇、蔣永祥)對於運動圖像和影音的編輯,則先後分別對於「世界」(結構)與「環境」(處境)對於媒體共感進行測量,張紋瑄、Ei Arakawa & Inza Lim以人的不同角色重組運動與政治敘事,創造出思辯性的張力與關係,讓這些角色在歷史性的基礎上,成為重新架建批判性關係的共感要素,王虹凱、Yooseung Jung則通過對於事件脈絡中的「生命地理學」的考察,嘗試描繪並凸顯出既有框架中未被接受的「力」,並在計畫或作品中將力被重置於關係中而激發出新的場域,王兵、張明曜專注在個體深刻的存在感(痛感)與環境或事件之間的關係,當然痛感一直都是民主敘事中很重要的因素,因為民主化運動所引致的犧牲與隨後的創傷都會在身體上聚積為「痛」,也因此,「痛」具有強滲透性的共感。

******************************

趙剛21st:「色表/支架」作為歷史人類誌 Zhao Gang 21st : Supports /ColorLumps as Anthropography of History 

地點:關渡美術館2F/3F 
展期:05/01-08/23 
策展人:黃建宏 
 
藝術家Artist:趙剛 Zhao Gang Co-organizer: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 Special thanks to Long March Space 長征空間, Tilton Gallery, TSO Gallery 別古藏藝術空間

《 趙剛21st:「色表/支架」作為歷史人類誌 》 將於5月1日在關渡美術館盛大開幕,是當代藝術家趙剛的首場台北個展,展出趙剛多重文化身份之下的新作及舊作,並由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擔任策展人。

攝影 王世邦

*關渡美術館自5月起恢復過往開閉館時間,週一休館。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0-05-15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23: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