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與資料照片提供/ 藝管所
「不在劇場,不在現場,我們會在哪裡?」
「回歸初衷,讓我們一起超越時空...」
2020藝術行政與管理研討會「NEW WAVE藝起跨域」專題論壇一開始,擁有多年劇場經營和表演藝術節目製作推廣經驗的李惠美女士,即以「回歸初衷」破題。面對後疫情時代來臨,藝文團體必須思考如何讓感動超越時空,創造團隊本身的稀有性,並善用不同的網路媒介,打破藝文團體過往單向的收益模式,創造「不在場」的跨域呈現。
接下來由長期關注媒體與社會互動關係的劉蕙苓教授,從媒體與傳播的角度分析「新參與文化時代」,並引述美國知名媒體學家Henry Jenkins的書籍《Convergence Culture》。我們這一代人不再只是訊息的接收者,更是傳遞者與製造者,在這新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策展人,善用新媒體的即時性不只能夠拓展觀眾群,亦是直接與觀眾溝通的最佳渠道。正如同面對後疫情時代,轉換平台並不是危機而是轉機!
將焦點回到日常生活的消費模式,參與社會文化服務與青年教育推廣的李應平執行長,以自身對文創產業的觀察,提出「後疫情時代,文青式消費型態」觀點。當疫情來臨最先衝擊的即是文創產業,縱使疫情趨緩,文創產業也需要花費更長時間回春。後疫情時代我們能為文創產業做些什麼呢?支持性、反饋性的社會文化消費,就是對市場最大的幫助,讓藝文工作者能挺過低潮期,不至於面臨失業或遺失創作能量。
在論壇的後半段,三位座談人分別提出對新媒體的期待。劉蕙苓教授提醒我們當劇場形式轉變,意味著我們更要保持對新事物的學習熱誠,才能夠在新媒體時代立足。李惠美女士提出創意思考供我們參考:當線上參與變成常態,觀眾不再只是鏡面式參與,或許能夠提供觀眾多元的觀看視角或是參與改寫結局,讓「參與體驗」也線上化。李應平執行長則以藝文工作者角度,分析困境當前,我們如何維持常態運作。透過場館內的培育獎勵機制,鼓勵科技應用人才創作,並建立重大事件應變措施,避免往後遇到突發事件時重蹈覆轍。
最後,論壇主持人于國華所長以「西瓜的故事」總結:二代瓜農以科學的方式將傳統經驗法則傳承下去,帶動花蓮西瓜產銷轉型;正如同面對疫情的衝擊,藝文產業被迫面對轉型的時代,唯有以創意的思考方式掌握新媒體趨勢,才能讓大家看到藝術文化價值。
*********************************************************************************************************************
工作坊回顧
「watch clearly, listen clearly 」
這是一場不能分心、不能眨眼的工作坊!
首場工作坊由曾介宏老師拉開序幕,帶我們一起探究組織發生衝突的起承轉合,及每個角色所面臨的難處。衝突發生是必然的嗎?又為何多數人都選擇沈默呢?從個案中我們可以明白組織文化的塑造往往和「非正式組織的驅動」有極大關係。人力資源管理大不易,牽動著組織內的職場氣氛和工作效率。從個案教學的討論與學術理論結合,我們更能掌握其中的眉眉角角!未來在職場中也能更迅速找到應對方式。
第二場工作坊 由藝管所優秀學姊李靜如小姐接續帶領,和學員們一起動腦思考「志工參與藝術節慶」的人力資源管理。當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帶著不同的理想參與活動時,主事者該如何兼顧每個人的想法及節慶主旨呢?再者,主事者又該如何拿捏「約束」及「獎勵」志工的方式?從「桃園藝文陣線辦理回桃看藝術節」的個案,我們可以看到縱使不同位階的人,都保持著亦師亦友關係,共同為藝術節的理念奮鬥。以有效溝通化解不愉快,才能延續藝術節品牌形象,壯大藝術節的發展可能。
壓軸登場的是藝管所于國華所長,所長開頭就要每位學員化身「創業家」。身負重責大任的創業家們,集思廣益討論如何讓團隊長命百歲,是演出更多場嗎?是開創副業嗎?還是以債養債呢?于國華老師用數據告訴我們故事工廠一年演出385場的秘辛,不管是人力配置和經費運用,都是經過縝密思考加上大膽執行!從故事工廠的個案,可以瞭解到創業不只是將理想付諸行動,更重要的是集結一群人實踐共同目標,才能將未來的路越走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