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繼去年迎接新校牛「奧米加咆哮獸」和牠帶來的新生小牛後,今年在小公牛滿週歲的日子(813日)再度舉辦校牛命名活動,讓小公牛透過抓周吃草之方式,為自己命名,並由陳愷璜校長頒發學生證,象徵著新生入學,歡迎剛滿一歲的「犇爺」正式加入北藝大這個大家庭。

    「奧米加咆哮獸」於去年3月來到北藝大校園陪伴老校牛「小麗」,各界驚喜地得知牠已經懷有身孕,並在去年813日順利於鷺鷥草原誕生下小公牛,展開了三頭校牛一同居住生活,怡然自得悠走於校園草原的全新風景。 陳愷璜校長表示,校牛不僅是過往藝術展演活動中留下來的禮物,更是北藝大全體教職員生共同的生活記憶。在2005年北藝大舉辦亞太傳統藝術節後,由當時印裔藝術家山卓斯坎(S.Chandrasekan)發表作品《滴血的曼陀羅》,商借一隻來自宜蘭的水牛做為創作媒材,活動結束後,留在北藝大的這頭牛,就此成為校園的一部分。經過這十多年世代的傳承,到了第三代的校牛,分別訴說著不同的故事,展現了不同的生命樣態,也將藝術與生活串連在一起,呈現出不一樣的校園特色。

    有別於先前校牛「奧米加咆哮獸」是經過全校教職員生票選決定,這次活動歷經2個多月,先由教職員生提名,再票選出最高票數「鷺鷥草原總幹事」、「吐納」、「歐趴」、「墮天地獄獸」,以及「犇爺」共五個備選名字,最後舉辦抓周,由小公牛為自己選定名字。

    於抓周活動中,兩位來自IMPACT音樂學程校友賴軍諺與林芳甲以自創歌曲《簡單的歌》來「對牛彈琴」,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此外,在進入最高潮的命名抓周時,主辦單位總務處準備了小牛平時愛吃的牧草,包括桑樹、構木、鳳凰木、牧草、混合草種等5項不同草種,將抓周提名劵的5個名字分別彌封於5個信封,隨機放置於不同草堆中,從小牛所吃的第一樣牧草堆中拿出信封,再由陳愷璜校長打開信封公布名字。

    而在這堆牧草中,最吸引小牛的為「鳳凰木」,而放於該草堆中的名字最終揭曉為「犇爺」,陳愷璜校長並於位小牛所準備的大型學生證上親筆寫下牠的姓名,同時代表校方頒贈學生證給這位新成員,在與會的教職員生和附近居民一同齊聲祝賀下,開心歡迎「犇爺」正式加入北藝大。

攝影 吳俊諺 # 校牛抓周命名活動 #北藝大校牛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8-12-08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6: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