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無形文化遺產部客座研究員松山直子受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之邀請,於4月28日蒞校舉辦專題講座,她以「日本與韓國的無形文化財保護-染織技術保護系統與案例」 為題,深入解說日本與韓國在無形文化財上的相關政策制定與實務案例。
在此次的專題講座,松山直子老師分別就「日本無形文化財」、「韓國無形文化財」、「日本與韓國的工藝技術」、「日本已登錄的染織技術」 、「韓國已登錄的染織技術」、「日韓兩國已登錄之染織技術的保護案例 」,與「日韓兩國在保護系統上的差異」 等面向,進行說明。
松山老師表示,對於「無形文化財」,各國政府都有各自一套之解釋,且在政策執行面,有著不同的差異和限制。
以日本來說,該國「文化財保護法」制定於1950年,其中的「民俗文化財」泛指關乎食、衣、住、行、生計、信仰、年度例行活動等事宜之風俗習慣、民俗才藝、民俗技術與其所使用之衣物、器具、家屋等物件;另外,「無形文化財」則是包括戲劇、音樂、工藝技術以及其他無形文化資產,在日本被認為具有極高的歷史或藝術價值,可區分為表演藝術(藝能)與工藝技術兩大類,如陶藝、染織、漆藝、金工、木竹工、人偶、手揉和紙等項目。
另在韓國部分,由於韓戰與社會快速發展之下,傳統的無形文化財呈現急速衰退的狀態,因此,韓國政府將特為重要者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並於1962年制定文化財保護法,而保有這些技術的人則被認定為技能保有者,若是為表演藝術類團體,則有被認證的團體。以技能類來說,包含木漆工藝、陶瓷工藝、金屬工藝、毛皮工藝、纖維工藝、石材工藝、紙工藝、飲食(宮廷飲食、平民飲食)等項目。
舉例來說,日本的「佐賀錦」是把和紙,亦或是塗有金銀箔或漆料的和紙裁切成極細條以作為經線,運用多彩的絹絲和緯線,使用稱為竹篦的棒狀工具織作,一般相傳始於江戶時代後期、位於佐賀鹿島的鍋島藩,當地女性作為一種嗜好發明出來的。而「韓國結」(繩結技術),則是把數條絲線纏捲成一條,用來編結為各式各樣的繩結,作成流蘇或纓的一種技能。根據絲絹、繩結顏色、粗細、編結法等等差異,不只形狀各異,各地也自有一套稱呼方式。
松山老師也強調,目前日、韓兩國在無形文化財保護上,皆面臨了因傳統產業的衰退、生產者之間也不再有技術上的競爭、切磋磨練的機會減少、染織所必需的設備與生產設備的專家不足,以及為活化產業需要,並配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尋求創意轉型等多重的挑戰,而這些都是不容忽視,且需正視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