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的新媒體藝術家Andreas Walther於4月24日在美術學院舉辦專題講座,此行他以「在自然與山水之上/ On Nature and Landscape」為題,透過作品賞析,並從道家的角度,分享他的個人創作理念與意涵,並與同學們進行意見交流。

Andreas Walther出生於德國,畢業於科隆媒體藝術學院視聽媒體系。他於1996年至2002年期間參與許多地區及國際性之個展與聯展,除了創作以外,自2002 年起,他也規劃參與多場重要的國際性展覽,其中包括2003 年北美館「靈光流匯-科技藝術展」及2011年臺北當代藝術館「超有機-德國新媒體藝術展」等活動。十多年來,除了多次於臺灣及德國,他先後並曾於日本、印度、荷蘭、蘇格蘭等地進行展出。

此次講座中,Walther透過影片介紹了《以時間剪空間》(單頻道錄影,2002年)、《無名 #1》(2011年)、《無名 #3》(2013年)等作品。他提到,假設我們是活在一個難以用五官去感知,且極端錯綜複雜組成的大自然中,那所能描繪出什麼樣的最終覺知呢? (說明:覺知是代表主體與客體間的一種關係)

Andreas Walther的作品沿著風景與自然之間的界限,進而研究關於感知與媒介的問題,也因此,在進行拍照前,首先需將研究拍攝地點週遭環境之氣氛與時間拉長,以做為實踐作品的方法;接著,延長後製的時間,來思考攝影媒介與感知間的特性,而這樣的後製程序,有時甚至須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讓作品得以用數位的方式完成製作,換句話說,其創作需要透過時間,再藉由媒體科技,來發展出藝術的不同視角與觀點。

就如同他對作品《無名 #3》的詮釋中所言,第一位行者說:「你看,這風景那麼愉快的」。另一行者問:「你怎麼知道風景很愉快呢」? 第一位回答說:「藉由感知,我將自己與風景連結,因此它的愉快就是我的」。然後緊接著又說: 「只有通過感知,風景才得以存在;隨著風景反映風景,更進一步的陶養文明。若不含感知與思考,風景就是自然,是無名的」。

華瑞安作品網址:
http://www.awa-online.info/website_journal/index_zh.htm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5-05-19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