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 資料提供/舞蹈系貫六生 吳孟珂】舞蹈學院舞蹈系七年一貫制六年級生吳孟珂在獲得97年度流浪者計畫獎助後,遠赴歐洲展開為期近40天的流浪計畫,在她的行程規劃中,除了參訪英國、德國、荷蘭、法國等各地景點外,最重要的就是參與各著名舞團之舞者徵選工作。
吳孟珂表示,這次從台灣直飛至英國倫敦,利用了前三四天,到各觀光景點及博物館走走,緊接下來的幾天則至英國拉邦的過度舞團上課,並參加了英國Retina舞團的舞者甄選。她說到,Retina舞團是一個屬於非常放鬆技巧的現代舞團,此次參加甄選的大約有100人,這是她來歐洲的第一個甄選,心裡感到很不安,雖然覺得自己的動作組合記得比別人快,但可以感覺身體卻相當緊繃,只想努力的被看到,然而這樣的表現,是會慘遭滑鐵盧,心中當然也充滿失望。在回去的路上,她不斷的再反省自己的表現,是嚴肅緊張,是自己還有的熱情與自在到哪去了?但無論如何,這對她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經驗,另個角度去想,或許這次的旅行經驗,應是尋找自己的本質會比參與舞團甄選更有意義;她也開始轉換心態告訴自己,時時提醒自己,「因對舞蹈充滿熱情,而被你看見。」
在英國待了十幾天後,吳孟珂展開新的旅程,事前她已請朋友幫忙訂購網路機票RYANAIR航空(因為這是飛歐洲的飛機,越早訂越便宜),往下一站德國前進。到了德國,除了拜訪朋友外,她使用在台灣買好的EUROPE PASS坐了將近12小時的火車,抵達最嚮往的極端藝術之都-柏林。她提到,在柏林的一個禮拜除了每天有逛不完的博物館和精采的演出外,主要是與德國相當重要的現代舞團「SASHA WALTS& GUESTS」 上一個禮拜的課,該舞團的主要風格與技巧偏向於即興及放鬆技巧。
這次上課,吳同學試著調整心態,放輕鬆用心的觀察,終於明白台灣的舞者輸的不是技巧而是態度。她指出,所謂的態度是指,要把自己當是一個舞者還是一個學生?因為在國外,每個舞者都非常的不同,他們勇於做他們自己,從不感到彆扭;反觀自己,從小我們的教育裡總是有許多的是非題,學習做個好榜樣,所以我們總是一模一樣的不太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因為當學生與舞者的差別,除了在經驗的累積外,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這也是她從那些外國舞者身上學習到的─自在。
離開了柏林,吳孟珂前往荷蘭海牙參加荷蘭舞蹈劇場甄選,這是許多人的嚮往,當然也是她心目中最期望的舞團。這個舞團的前藝術總監正是知名編舞家尤里、季里安,她所要考的團是荷蘭舞蹈劇場的二團,屬於青年團,考試有著年齡的限制,21歲以下才能參加甄選,今年她恰好滿21歲,可以說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參加。雖然最後的成績不理想,但至少她沒有錯過這一生唯一的一次機會。再度回到德國,她仍馬不停蹄的繼續接下來的甄選活動,在慕尼黑的甄選是德國的劇院(Das Tanz Theater München am Staatstheater am Gärtnerplatz)。
有別於其他甄選舞團的是,它屬於國家或城市的,所有的福利都跟著國家對公務員的保障,但基本上不離開佇立的城市做巡迴,在通過兩千封的簡歷篩選後,很幸運地受邀去參加考試,當天碰巧一共有4位台灣人,不用多說參加考試的每一位都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所培育出來的。參加完考試後,吳孟珂風塵僕僕地又搭了10多個鐘頭的火車回到柏林,但才剛下車,又接到慕尼黑那邊舞團的電話二次面試電話,而同一時間,她也早就安排有一場曼漢舞團的甄選,經過反覆的思考,她最後決定放手一博再回到慕尼黑。
懷著忐忑的心情再度抵達時,先與舞團上了兩天的芭蕾課,並在第2天的下午與藝術總監一對一的工作。她回想,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一點也不緊張,反而自在,整個過程是愉快的,結束後藝術總監再度與她約談,並告知她再等待兩星期後就會有結果通知。然而,一切的辛苦與等待都是值得的,吳孟珂最後終於拿到了與慕尼黑「Staatstheater am Gärtnerplatz」舞團的合約。
吳孟珂說到,這次的旅行每經過一個地方,留下的不只是眼前的畫面,更增添屬於當下的獨特感觸。從出發前的焦慮準備,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回家後的充滿自信,為她帶來許多全新的視野。她更感謝流浪者計畫提供這個機會讓她去嘗試,並且透過這個計畫看到世界及不同的自己,因為她相信,旅行不一定偉大,但能睜大雙眼敞開心胸的看這世界,卻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