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水吸取一年頭一次溫熱的陽光,釀造出鹽的一種特殊醉人的香味,瀰漫在漁港空氣中,隨著海的旋律飄舞在人們的鼻息間的時候,也正是四月至五月間魚成群隨暖流湧到的時候⋯⋯」駐校文學家黃春明老師,用他鏗鏘有力,帶著本土親切的口吻朗誦著他的著作《看海的日子》,在冬至的暖冬午後,師生們沉浸在文學小說創作氛圍裡。
年屆76歲的黃春明老師,娓娓道出他的人生與創作歷程。他說到,不到8歲母親就過世了,沒有母親羽翼保護的他,只好假裝堅強;打架、叛逆都只是為了引起眾人的關注,一路的求學過程也從台灣的東部宜蘭一路輾轉至最南端的屏東,但生命中貴人的扶持與相助,也讓他順利完成與走上文學創作的這條路。
黃春明老師表示,愛寫作是他小時候就開始的興趣。中學時期,國文老師送給他兩本小說,分別為沈從文與俄國知名劇作家安東契軻夫的短篇小說集,從此也開啟了他對經典文學的熱愛。他認為,在那個封閉的年代,透過這些書架上的「禁書」,可以看到現實主義中的社會寫實,將絕大多數人的苦難,透過文字呈現出來,也讓人們可以更貼近與瞭解現實環境為何,並藉由大量的閱讀,將這些知識、轉變成行為,而這些行為就能變成有意義的正面活動。他強調,文章往往不只是一篇文章,當讀者與作者有著相似的經驗背景時,就會產生極大的共鳴,感動人心。
談到小說創作,黃老師帶來《看海的日子》這部作品。他說明,在他年輕負氣離家出走時,來到台北找工作,並在保安街一帶妓女戶附近的電氣行當起學徒,看盡了那些苦難的女性是如何為生活去努力、奮鬥與犧牲。加上小時候父親曾在家鄉開過魚寮,種種因素,讓他結合生活閱歷,創作出這本5萬多字的長篇小說。他解釋,主角白梅,就是在那個時代下,身為妓女的現實寫照,而她們也是當時社會環境下苦難的象徵。而對於當時社會那種不經思考,僅憑大環境造就的習慣就去評斷他人的作法,他十分不以為然。而《看海的日子》這部小說不僅引起社會廣大的迴響,更被改編為電影,搬上大螢幕,深獲各界好評。
黃春明老師語帶感嘆的說,以前圖書館的書是不斷被借閱,書角都磨成圓的了,而現在所到之處,書本卻大都像是新的,完好無缺。他強調,生活的種種經歷,都會在每個人的腦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記憶,當有一天你需要用到時,它就會源源不絕的出現。然而,閱讀就是幫助自我獲得最大知識與能量的方法之一,尤其是閱讀中外經典作品,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書就像是智慧的小精靈被施了魔咒不能動,但任何人都可以解救它,只要你伸手去拿它、閱讀它,它就會送給你最好的禮物,那就是智慧。此外,他認為藝術不該是高深難懂的,他同時建議學藝術的同學們要創作出雅俗共賞,及多些屬於小朋友的作品。因為,這就像是打地基一樣,要先將底層作好,一層層的往上疊,地震來了,才經得起考驗;而透過口述與方言的表達,也可以讓藝術更貼近民眾、深入民心,成為內化的力量,這樣才是藝術教育的真諦。
最後,黃春明老師也就閩南語這個議題,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本土方言應從日常生活中去學習,而不是轉化成文字,一星期一、兩課堂就能學成的。語言隨著時代不斷的變遷,快速的轉變中,而現在人的言語上都是包含了來自各地的方言,而這些語言的匯集,也讓生活周遭的文化變得更多元、更豐富。至於它的表達,可以是優雅的,也可以是通俗的,這就取決於大眾媒體是採用那種方式來傳播,因為過多的渲染,就會造成往後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