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 資料提供/美術學院】在睽違20年後,荷蘭當代藝術家Jerome Symons先生於12月16日偕同夫人一同參訪北藝大並舉辦專題講座,分享他的創作歷程及講解荷蘭公共藝術現況。

這次Jerome Symons先生帶來許多荷蘭、比利時、法國、奧地利等歐洲各國公共藝術之圖片,並針對每項作品之創作意念做出詳盡的解釋。他首先提到,在荷蘭的公共藝術申請不外乎公開興建、邀請比件與直接採購共三種方式來進行。但由於荷蘭這個國家,有60%的居民是來自不同國籍的人種,公共藝術也成為政府將這些民族進行整合交流與彼此競爭的一個平台。

在荷蘭,從事公共藝術並不一定需要很多錢,只要透過申請,當地政府願意給藝術家場地,就可以盡情做想要表達的創作。當地的藝術家喜歡融入生活相關議題,並透過作品來做對社會、政治等批判;此外,透過藝術作品也可見當地多元的歷史文化。舉例來說,在阿姆斯特丹有許多來自非洲的移民,而在這些移民居住的地區,處處即可見繪有動物皮毛之圖騰所裝飾而成的變電箱、牆面等。這些作品同時也表達著這些來自異國居民的文化源頭,期盼給予相對的尊重。他說明,最佳的公共藝術之形成,最好是在建築物尚未落成就可以參與。他以空照圖為例,一群來自摩洛哥的居民,將社區的空地建置成具有摩洛哥特色文化之圖騰地毯,放在公共空間,獨具創意與巧思。

多了幽默性,摒除繁瑣、嚴謹的法規,荷蘭的公共藝術是常常會被更替的,而非像個紀念碑似的,還要列入當地政府的財產。利用許多不同的材質、創作題材包羅萬象,與具有高度的寬容度更是其文化藝術之特色,藝術家們會不時對社會議題提出看法、問題與挑戰。像在阿姆斯特丹的地區市政廳裡,牆面的裝飾來自各個文化的圖案,希望大家都能相互認識與接受彼此間的文化差異,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而非陌生人。此外,藝術家們幽默的天馬行空創意,將國道附近的圓環作成UFO可以降落的跑道,尤其在夜晚更能呈現它的神祕與新鮮感。

對於難民及偷渡客這類議題,在歐洲也是公共藝術常見之創作主題,希望藉此喚起人們對這些難民,或新移民的關切,為他們爭取社會的認定與應有的人權及尊重。

Symons先生表示,從彩繪清潔洗地車、流動性的電影院、鐵籠內的遊樂場等種種多樣風貌的藝術設計中不難察覺,荷蘭的公共空間是一個戰場,不論是商人、政治家、藝術家等都想要在此獲取屬於自己的天地。他強調,一個年輕的藝術家應該多利用公共藝術來表達對社會的想法、需求與意見,因為身處在複雜、多元種族文化的環境裡,就必須面對與融合不同的意見與衝突,懂得欣賞,更要懂得接納。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4-02-05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