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渡美術館】由林務局東勢林管處所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承辦的2010大雪山國際漂流木藝術節,為期14天的現場揮汗創作,所有藝術家的創作能量的釋放達到最高潮,共計有35件以一級木(牛樟、扁柏、檜木、肖楠等)完成的木雕作品。
五位資深、國際參展經驗豐富的木雕名師,展現了各自的木雕風格,藝術造詣令人讚賞,來自英國的貝.馬丁(Barratt Martyn )以珍貴牛樟樹身進行雕刻,以蛹的重生作為主題,創造出長約六米餘的大型雕塑。來自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的雕塑名師吉田敦(Yoshida Atsushi),他自受了一場關於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的夢境的啟發,因而改變其創作形態,作品呈現出截然不同之風格。
台灣木雕協會理事長楊永在這次運用檜木樹頭進行以蝴蝶脫蛹而出為主題,作品栩栩如生的描述出自然的樣態。藍文萬以檜木樹頭進行以湍流中的秋蟹為主題,精雕細琢出的毛蟹,擬真程度令人驚嘆。曾獲第二屆巴黎大獎首獎,北藝大張乃文老師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感,將以一棵檜木樹頭與樟木樹幹結合,雕塑出神魔合體的面貌,創造出東方哲學中陰陽對立的未知領域。
而15位木雕競賽者,頂著連日多變的氣候,在有限的兩週時間內,與時間賽跑,日以繼夜地工作,除了爭取大獎榮譽,更讓漂流木得到了再生的新價值。所有參賽作品於11月13日晚進行評審,分別由董明晋及林國瑋獲得第一、三名,吳奕緯則獲得優選。而所有參展作品於並將於12月移至北藝大關渡美術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出。
林務局以「大雪山」為活動主題,讓漂流木變成藝術精品,也藉此喚醒人對山城的美麗記憶;以「漂流木創作」的實際行動來提醒人們重視森林保育,並希望透過藝術家的化腐朽為神奇,提供民眾觀賞之餘,也給與人類另一種創造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