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 資料提供/關渡美術館】日本當代藝術家石井潤一郎 (Jun'ichiro Ishii)於2010年11月起,在關渡美術館展開為期兩個月的駐館創作計畫,他以發掘不同文化間的差異與特性,作為其創作之素材。除了發表最新創作之外,同時舉辦一場專題講座與開放工作室參觀,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認識及瞭解他的創作理念,欣賞體驗不同素材作品之樂趣。
石井先生在日本執行過數個創作計畫後,為了發掘不同的文化內涵並增加自己對各國文化的認識,曾停駐在韓國首爾,經歷兩年的藝術洗禮。他對觀察真實赤裸的文化面貌極有興趣,其創作都是針對特定空間所製作的。
為了精確捕捉展場的純粹印象,石井先生的創作並不依循既定方式,而是將他所體驗到的文化經驗以一種象徵形式,依照展覽空間來設計呈現。由於作品都是為展場量身定製,因此,它們呈現的時間也很短暫,而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他也創作錄像作品,這不僅只作為檔案記錄而已,也可視為獨立的藝術創作,並為實際的作品提供不同的觀點和視角。而這樣的創作方式,也運用在他駐館期間所創作之作品《Butter Cow》上。
他表示,漢字蘊含想像的風景。以「人」字為例,藉人的站姿寓意,展開手臂便視為「大」字;「木」字看似與「大」或「人」字雷同,但仔細觀察便能發現木字乃出於「冒地而生」之意。而為了表現事物本質的要素,風景必須形成更複雜的排列組合。二棵「木」構成「林」,三棵樹構成「森」,表達人在樹下停留衍生為休憩之意。同樣的,透過文字排列組合而成的事物名稱,有不同的構成方式。
倘若每個漢字本身都寓含想像的風景的話,也許語言也會因為文字構造的差異性,變成對事物不同的認識方式,與作為詮釋「本質的要素」另一種有趣的觀察對象也說不定。
而從此觀點加以延伸,於是他發表了以奶油作為媒材的小件雕刻創作《Butter Cow》。他說明,這次創作的動機來自於「奶油」,由於它的廣東話稱為「牛油」,讓他從此字面上的意思上觸發了構想。
他說明,「牛/cow」的「油/oil」構成「奶油」,在日本,稱之為「奶油」,北京稱為「黃油」,而台灣也稱為「奶油」,而透過所謂的「奶油」製作「牛」,就是為了凸顯因文化差異所產生的認知方式。
而前來參觀的民眾,對此件以食材為素材的作品皆充滿了好奇與感到十分的新奇與有趣。而這樣的創作,同時也道出了,在生活中,藝術是無所不在,而透過藝術來串連,也讓各種文化透過作品,呈現另一種不同的詮釋與空間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