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學院於5月13日邀請到國家文藝獎得主,京劇名伶魏海敏老師蒞校舉辦講座,詳述了梅蘭芳大師為京劇貢獻一生的點滴,同時也示範表演了梅派、程派、荀派與張派的不同唱腔與身段,帶領師生們體驗京劇藝術的戲劇風采與精緻的內涵。

魏海敏老師表示,京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國際間也受到相當的重視與極高之評價,更是中華文化中戲劇之代表。

為了讓同學們瞭解京劇各派別間之差異,她現場分別摘選每位大師的作品一小段,以口白、唱腔來詮釋其不同風格。不論是唱腔平靜從容,姿態身段雍容華貴的「梅派」藝術(梅蘭芳大師所創立);還是善於水袖功夫,塑造出外柔內剛的女性形象的「程派」(程硯秋);或為天真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婉轉的韻味之「荀派」(荀慧生);甚至到以嗓音甜亮圓潤,唱腔多元,且融合西方內涵的「張派」(張君秋),魏老師皆能精湛地呈現出各派別的特色,唱作俱佳。

魏海敏老師認為,在這些流派中,又以唱腔、唸白、做表、身段、音樂、服裝、扮相和演出戲碼等各方面,進行了革新,並創造出許多溫柔善良、華貴典雅的古代女子形象的梅派藝術最具全面性。

她解釋,自1991年拜梅葆玖為師學習至今,為挖掘梅派藝術,她下了很多苦工。特別是投入梅派前,已有戲劇的經驗的她,很多過去的習慣都需要修正與改進,這也是一般強調學戲,要從小開始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開始的那幾年,她過的患得患失的,雖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改正,仍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可以開始隨心所欲的呈現梅派之特色。

談到學習的部分,魏海敏老師強調,京劇演員的咬字與發聲可以如此清脆與悅耳,主要在於發聲部分的練習。她說明,咬字要用舌頭的力量,捲舌去唸,讓發聲往前,並不時透過改變講話、發聲與唱的位置來更正,使用唇、齒、舌、牙、喉一起的力量,就可以讓嗓子發出清澈且響亮的聲音。

此外,魏海敏老師說到,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在文化藝術的表徵,而發掘先人的智慧,瞭解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再將它發揚光大,則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與推展。她最後也建議大家,除了透過參與欣賞戲劇演出外,也可藉由各個劇團所辦理的各項活動,來深入認識與探索京劇藝術之美。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4-01-23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