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該是一段紀錄,還是一場際遇呢?舞蹈學系86級校友,現任「雲門舞集二」編舞家鄭宗龍則是將它化身為一支舞作,其個人2011創作《在路上》,將生活中每個階段的經驗與旅程累積,透過舞蹈的呈現,帶領觀眾感受以肢體創作所詮釋旅程。而這支舞作更在今年囊括羅馬編舞大賽(Premio Roma Danza)「最佳團隊」獎,與西班牙MASDANZA國際當代舞蹈節編舞大賽(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Dance Festival of the Canary Islands, MASDANZA)首獎之殊榮。
旅行與舞蹈 激盪交織全新的火花
《在路上》舞者們透過一段段奇異旅程的見聞,與長途旅行伴侶的反應,重新省思「旅行」的出發點與目的。舞作全長共達70分鐘,分成12個段落串連起來,搭配著西洋搖滾樂曲、陳達的楓港小調、日本薩摩琵琶、喀什米爾宗教樂風,與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等多類型風格之音樂,令人震撼的視覺及聽覺刺激,讓肢體與樂章交錯出每段旅程不同的體驗與感動。
談到《在路上》的創作過程,鄭宗龍表示,在這支舞作誕生之前,他曾與舞者江保樹、駱思維同遊大陸麗江、瀘沽湖等地,而在創作過程中,也將這份旅行的感受,融入舞作。
來自在地觀眾的迴響 國際評審的肯定
今年4月在他獲得國藝會的創作獎助後,隨即展開在「新北投71園區」(北投義方國小舊址)的密集排練。鄭宗龍說明,在當下的那個階段,一心只想認真地把舞編好,雖然沒有專業舞台、燈光與佈景,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然光的投射及簡單的教室空間,當他舉辦演出時,不僅受到觀眾們的熱烈迴響,同時也獲邀7月至國家劇院實驗劇場進行表演。
之後,鄭宗龍另將這支舞作報名了羅馬編舞大賽,與西班牙MASDANZA國際當代舞蹈節編舞大賽,獲得國際評審的一致肯定,並在眾多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拿下傲人的成績。
穩紮穩打 一步步地做好每階段應該完成的事
「一步一步的,就會走到你想要到的地方…」鄭宗龍說明,完成了《在路上》展演的第一個階段,當表演舞台從教室搬到正式的表演廳時,即開始著手做進一步的設計與規劃,他認為,在不同場地的演出,應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與內容。
他提到,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在創作的最初狀況,是無法兼顧編舞、排練、燈光、音效、舞台等眾多層面,即使一開始就能把所有相關環節全部準備到位,但表現出來的,未必會是最好的內容。鄭宗龍強調,唯有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做好每個階段應該完成的事,才能讓作品以最佳的狀態,呈現在觀眾眼前。
不是台上的光亮 而是做自己也為別人做些事
從小學習舞蹈,至今成為一個眾所矚目,知名新銳編舞家,鄭宗龍謙虛地說,這輩子擅長的只有「跳舞」,但他要的不是在台上發光發亮,或是獲得觀眾如雷的掌聲,而是「做自己,也為別人做點事…」。他說明,這一路上,他也曾經迷失過,荒唐過,飽受身體上的折磨,但就在一次次的低潮期,遇到了許多貴人們,如羅曼菲老師、林懷民老師、平珩老師等人無數的鼓勵與幫助,讓他重新找回了自己。
因此,當別人在抱怨大環境不佳時,生性積極、習慣正面思考的鄭宗龍則認為,其實很多事情都沒改變過,而是你想怎麼去面對,如何努力地去突破,達到自我想要的目標。
選擇了編舞這條路,鄭宗龍嘗試要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如何讓大眾文化與舞蹈(藝術)文化能更為多元化,貼近與深入人心,一直是他想要努力的方向。他解釋,民眾們在生活中的感動,不應只能從時下的流行音樂、連續劇中獲得,若是一支舞作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就是對編舞者與舞者的最大鼓舞,而再多的辛苦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