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於本學期舉辦一系列 「TALinks田野學校」,帶領來自各系所共30多位師生們進入傳統藝術原生社區或部落,藉由更多元的學習環境及管道,強化與地方藝術社群的連結。而在第一站走進了臺東布農崁頂部落,在八部合音歌謠聲及收穫祭典裡,體驗實作布農族獨特的傳統樹皮布藝術。
這次的課程設計以認識與體驗台灣布農族原住民獨特的傳統樹皮布藝術為主要核心,配合賞析布農族的傳統歌謠,實地進行製作。藉由帶領學生們認識原住民祭儀文化與藝術的聯結、採集樹皮質材、學習傳統樹皮布製作技巧、編織、並研發創意作品。同時,透過體會古老樹皮布的魅力,連結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工藝智慧,讓現代創作設計更具生命力與個人創意,展現出不同的生活美學。
研習營的第一天,首先在原住民業餘織者,擅長樹皮布製作等各種手工藝的劉金蕉老師帶領下展開「崁頂部落環境與人文踏查」活動。一路上,劉老師向學員們介紹了許多部落生活息息相關的原生植物的特質與功能,並教導學生如何「選樹」與砍伐製作樹皮布的構樹。她說明,挑選製作樹皮布的構樹不能太老,要以樹幹的粗細及樹皮顏色深淺來確認樹齡,且以「青少年」左右等級的為佳,如此一來,在敲打樹皮時較易敲取,且樹幹的體態也需挑選筆直、少結瘤與平整的樹幹,也會較容易剝取,不易敲破。
每位學員在挑選自己的構樹後,隨即在部落活動中心的籃球場展開了敲取樹皮布過程。而另加入的是多年深耕於原住民社區與部落,規劃與執行染織教學的陳淑燕老師,來帶領示範教學樹皮布相關的製作概念與技巧。過程中,每位學員將自己所截取長短不等的樹皮,依著自己心裡的創作構圖鎚打出所需的厚度及型體。之後,在等待樹皮風乾的同時,劉金蕉老師又帶著學員們上山採集「薯榔」,並示範如何將這些植物從刨絲到鎚打,製成植物染顏料。此外,她也介紹了各種上色、染色、縫製工具與方法,讓學員們接續將樹皮進階製作,完成各自的創意作品,並舉辦一場成果發表會,彼此分享這次的學習心得。
在短短兩天的研習中,不僅讓同學深入瞭解樹皮布的製作背景和創意思考,另安排的文化歷史講座、創意設計作品欣賞等活動,也讓所有參與的人建立起對這項傳統手藝的價值觀。而他們精心製作完成的作品也佈置展現在部落的環境中,為這次的樹皮布部落編織初體驗劃下圓滿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