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辦的關渡電影節今年邁入第17屆,此影展為國內少數由學生主導選片及策展之影展,致力於展現年輕世代創作者的視野與觀點。此次影展播映近有60部影片,內容包含學生單元、開閉幕短片輯、特別放映等,此次交流單元則邀請到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和短片影展「Show Me Short」;今年也新增來自全球知名影展的「國際觀摩單元」,並安排映後座談與交流活動,以深化觀眾與創作者的互動、對話。活動於10月11日至18日在北藝大藝文生態館與人文廣場舉辦,所有放映與講座均為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教職員生與各界民眾一同前來「看電影」。

本屆影展以 「碎形共構/生 In Fractals We Grow」 為主題,呼應當代身份與文化的斷裂、重組——創作者將無數斷面交付影像,搭建出一幅破碎卻鮮活的拼圖。策展團隊希望觀眾在這些碎片和裂縫中,感受不完整卻真誠的存在,讓影展不僅是展示影像,而是一場願意於破碎中相遇的獨特體驗。自2009年起,關渡電影節一直努力建構一個學生創作的交流平臺,讓來自全臺各地的影像作品都可以在這裏一起被交流、被討論。同時也會安排國際姐妹校蒞校,透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創作風格,一同參與這項年度電影盛會,從在地出發連接國際,更讓彼此的故事能夠相互呼應。

於10月11日晚間的開幕典禮上,劉錫權校長於致詞時表示,每一屆的電影節都很不一樣,不難察覺這一屆在細節安排上做得特別好與認真,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劉校長也勉勵師生,面對AI世代的來臨,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仍需保持積極面對,不要有過多害怕。他強調,因為「電影」基本上就是人跟人之間一種特殊交流的管道。在電影裡很多意外會發生,就像在做美術作品或其他的作品一樣,創作者皆在期待不同的火花發生,期待那種人跟人之間沖撞的意外結果。然而, AI這件事情會影響到電影是在所難免的,可以嘗試將它視為可能成為一個創作過程一項很有用的工具,並善加以利用。

影新學院史明輝院長則提到, 由學生自辦的電影節走過17個年頭實是非常不容易,現階段已經在國內學生影展佔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外,而展望未來,也討論朝向國際性競賽單元的可能性,也許從 300部到600部不等的進行各方申請甄選,進而鏈結國際影片創作平台。電影創作學系滕兆鏘主任說到,今年也非常的感謝由文化部也開始支持這個影展,也感謝策展執行顧問王君琦與陳俊蓉兩位老師的指導,讓學生們能實際參與影展策劃與執行。

而除了於藝文生態館電影院的各項活動舉辦外,今年的露天放映場次也將於10月15日週三晚間7點假人文廣場舉辦影片放映,誠摯歡迎各界電影同好一同前來參與。
「第17屆關渡電影節」更多活動資訊,請洽FB粉絲專頁,搜尋「關渡電影節 KDFF」。
[封面]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6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11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28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55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86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99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131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144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151
20251011 2025關渡電影節 攝影黃榆惠160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上傳者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5-10-13 16:23:23
    最近修訂
    2025-10-13 1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