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與音樂學院共同舉辦之「印度傳統塔布拉鼓大師 Abhiman Kaushal工作坊」於6月21日展開一連三天的塔布拉鼓(Tabla)密集學習課程,這次活動共計有來自音樂系、傳音系、新媒系、劇設系與博館所等近20餘名師生一同參與,並在北印度音樂家Abhiman Kaushal的親自指導下,從認識樂器、演奏技巧到指法,帶領所有學員們一起體驗塔布拉鼓的豐富旋律、節奏與變化。
Abhiman Kaushal 老師現任職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系,為印度當代相當傑出之塔布拉鼓音樂家,並以敏銳的伴奏能力與強烈的獨奏風格聞名樂壇。他長期與北印度古典音樂界的重要音樂家、歌手及舞者合作,同時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包含與已故傳奇西塔琴宗師Pt. Ravi Shankar合作的《Ravi Shankar in Venice》和《Farewell My Friend》,以及聯合Ravi Shankar與Philip Glass錄製的《Passages》。除古典音樂外,Abhiman老師還參與許多跨界合作案,包含電音舞劇《Ramayana 2k3》等。
Abhiman Kaushal老師表示,塔布拉鼓(Tabla)在北印度無論是室內樂、合奏、聲樂、民間慶典、舞蹈、戲曲表演、宗教頌讚等領域,皆為不可缺席的印度手鼓樂器。其主要組成為兩座鼓,因為高低音各一,左胖右瘦,有著「雙頭鼓」之稱。左邊稱巴亞低音,右邊稱塔布拉高音,兩座鼓都附有圓形布圈是為放置塔布拉鼓使用。此外,鼓面上有黑色米造圓形斷片,可呈現出不同的音響,通常塔布拉琴的演奏除了獨奏(Solo)外,也會與其西塔琴(Sitar)等傳統樂器進行合奏。
至於在演奏技巧方面,Abhiman Kaushal老師說明,在右手的部分,技法共有5種,分別為 「TA」 (以無名指搭著鼓,用食指彈奏)、「NA」(以無名指搭著鼓,用食指彈奏外圈鼓面)、「TIN」 (用食指第一節關結輕奏鼓面黑圈)、「TETE 」(以無名指搭著鼓,用中指、食指輪流彈奏)、「TUNA」 (以無名指搭著鼓,用食指打鼓面黑圈與外圈);另在左手的部份,其技法共有兩種,第一種為 「GA GE GI」(用食指彈奏,或者同時使用中指加無名指演奏皆可) ,另一則是「KA KE KI」(以手掌拍三次),但無論是哪種演奏方式,要切記手腕一定要緊靠貼在鼓面上。
傳音系研究生王依雯表示,這是一次很難得且有趣的學習經驗。因為,塔布拉鼓能彈奏出十分獨特的聲音,是其它鼓所不能取代的。此外,演奏塔布拉鼓更是件嚴肅且莊重的儀式,不僅對於演奏場地、演奏者跟觀眾都有一定的規格要求外,演奏者更不能將雙腳對著樂器或者觀眾,所以在整個表演過程裡,需要全程盤腿坐著,而這樣的坐姿,對於初學者們,更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在三天的工作坊中,Abhiman Kaushal老師共示範指導了包括《LAGGi》、《KAIDA-TEEN TAAL》、《JHAP TAAL-10MATRAS》、《MUKHARA-16 MATRAS》、《SMALL COMPOSITION+TIHAI》等五例基礎鼓點,對於學員們的高度理解與學習力更是稱讚不已,他也期待再回到北藝大,再次與師生們一同演奏交流,並教授更多的進階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