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已故法國哲學巨擘貝拿爾.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先生致敬,表彰其在科技藝術哲學領域之貢獻,設置在科技藝術館二樓之銘牌於5月22日舉辦揭牌儀式,由北藝大陳愷璜校長、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許煜教授(Prof. Dr. phil. habil. Yuk HUI)等包括洪一平學術副校長、劉蕙苓行政副校長、林劭仁教務長、林于竝學務長、于國華研發長、莊正典總務長、鍾永豐主任秘書,以及林亞婷國際長多位校內一級主管們,一同出席見證。

 

而刻寫在同一張銘牌,從左右兩邊不同視角呈現的文字,分別為貝拿爾.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先生所提寫之文句「L'artiste est une figure exemplaire de l‘individuation. / 藝術家是個體化的典範。」,以及許煜教授的「Art augments the senses, making what is invisible sensible./ 藝術增強了感知,使不可見的可感」。這塊特殊的銘牌是由美術系張乃文教授指導大四生羅芷婕,透過電腦3D雕塑進行製作設計構想。

 

陳愷璜校長提到,北藝大在2019年11月邀請法國哲學家貝拿爾.斯蒂格勒先生與許煜教授訪臺,進行一系列科技論的哲學論壇,讓國內師生和專業工作者能夠一窺他在技術哲學與當代哲學中的重要思想內涵與工作。此外,校方也為商談合作出版斯蒂格勒論文集等相關工作,與研商在新成立的科技藝術館中成立一間科技哲學實驗室,期在科技藝術的發展課題下,持續推動亞洲與歐洲的合作與交流。

 

陳校長進一步說明,2020年8月6日斯蒂格勒先生溘然離世,為能承繼斯蒂格勒先生的精神與哲學,對於科技社會與未來世界,進行積極而開放的研究與創作,在他的重要學生與合作者許煜教授的參與支持下,於2021年10月,適逢北藝大30/40週年校慶(遷校30週年/創校40週年)暨科技藝術館落成,在本校人文學院統籌下,特別完成出版法國哲學家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經典名著《負人類世 / The Neganthropocene》。之後,許煜教授也每年蒞校透過講座與工作坊來與師生們,一同探討藝術與技術哲學如何面對當前世界,得以領略持存當代思想取徑,以及思索藝術可於其中扮演的解決向度。

 

《負人類世》一書中,詳述了斯蒂格勒先生從影視、自動化、神經技術、平台式資本主義到政府與恐怖主義的數位化,以及各項對現今世界局勢無比重要的科技議題有著獨到卓越的解析,並讓讀者進一步思考科技與藝術的關係。而對於能參與這次溫馨的揭牌儀式,許煜教授除表達十分榮幸外,他並指出,與北藝大自2019年結緣迄今,在陳校長的重視與堅持下,自2022年起,每年他皆受邀造訪北藝大,透過不同形式的講座與工作坊來與師生們交流,實屬難得緣分。

 

此外,許煜教授此行主要為受到北藝大博班實驗室之邀請,於5月20日至5月24日一週期間,展開兩場講座與工作坊,針對社會正在邁向全自動化的方向,其中包括藝術家在內的人類將被機器取代。在關於自動化的討論中,真正的問題往往被產業的自我預言所遮掩的前提下,以自動化與去自動化」、「可能與不太可能」兩大議題進行說明與探討。同時就「人們應該如何理解當前人工智能形式的自動化?而自動化之後的到底是什麼呢?」,與分析如何重新審視馬克思對機器的分析和其時代機器性質,深入探討自控制論以來的自動化,以及自動化主義的極限等,並進一步探討這兩個詰問在藝術領域的含義。

 

現任教於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哲學系的許煜教授。曾於香港大學和倫敦的金匠學院學習計算機工程和哲學,並在法國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1952-2020)的指導下完成哲學博士論文;其後在德國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取得了哲學教授資格(Habilitation)。他先後任教於金匠學院、呂訥堡大學、包豪斯大學(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莫斯科Strelka Institute、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他也曾任巴黎蓬皮杜中心創新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以及柏林德國電信實驗室的客座科學家。

 

攝影 吳俊諺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4-05-23 10:41:08
    最近修訂
    2024-05-23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