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11年,每年於元宵節舉辦之「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今年在2月24日假蘆竹湳社區熱鬧登場。在北藝大USR計畫挹注下,北藝大攜手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蘆竹里辦公室、蘆竹社區發展協會、通天宮管理委員會等單位,以課程駐村的方式,讓學生參與社區實踐,協助藝術季之規劃與執行。
2024「蘆竹湳好采頭藝術季」以「藝趣創生」為主題,邀集蘆竹湳的青創夥伴輪番上陣,結合創意發想,分別提供不同的藝術體驗,自過年起一個月的時間,以藝術陪伴大家,替富有歷史文化氛圍的古庄,注入嶄新活力。
北藝大陳愷璜校長表示,北藝大一直以來都在關注全臺重要聚落以及被忽略的偏鄉,此次協同劉蕙苓副校長所帶領的團隊一起來到蘆竹湳,與在地鄉親一同推動具有文化及歷史意義的元宵節活動,希冀能夠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盡到保存文化及地方永續的功能。此行,陳校長也受到北藝大名譽博士林光清董事長的熱情接待,除了全程參與活動外,也在林董事長的陪同介紹下,參訪蘆竹湳古厝,進一步瞭解此次藝術季相關裝置藝術等各項活動內容。
自2018年起擔任藝術祭製作人-北藝大劉蕙苓副校長表示,在這段期間,好采頭藝術祭經歷了相當多的調整,逐漸變成全國性的大活動,誠摯感謝現場參與的朋友及貴賓,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來自各地的民眾一同共襄盛舉。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暨好采頭藝術祭主持人許書凡亦談及,今年是最多貴賓的一年,包括現任苗栗縣鍾東錦縣長,與11年來年年出席,從不間斷參與活動的前縣長徐耀昌先生等,感謝一直以來用行動支持著「好采頭藝術祭」的各界貴賓們。
元宵節這日,蘆竹湳古厝大紅燈籠高掛,人潮在繽紛的巷弄裡閒適穿梭。一早在社區一帶的磚房、三合院空地及榕樹下,舉辦著手提燈籠-挖蘿蔔燈、乞龜呷平安、手作課程與童玩遊戲等體驗活動,重現農村傳統的童趣生活,亦有臺灣知名藝術家康木祥及社區居民的裝置藝術創作,散佈在村莊各處,替古厝聚落增添色彩。整個村庄氛圍純樸祥和,儼為現代社會裡的小桃源。
下午則於通天宮廣場進行各項慶典演出,人潮紛紛湧現,熱鬧非凡。首先的是由自強游泳協會團康隊的社區媽媽們替活動帶來喜氣舞蹈、北藝大傳音系與MIT學程的同學們分別帶來北管及非洲鼓表演,將好采頭藝術季推向即將登場的重頭戲—祈福繞境、踩街鬧庄。
四點半,光線轉橙之時,巨大蘿蔔燈轎被扛起,遶境隊伍即將啟程。后庄國小的學生們穿著自己製作的服裝加入鬧街行列,跟隨遶境隊伍,在鑼鼓聲中走街穿巷,一同庇佑蘆竹湳地區闔家平安,場面壯觀熱鬧。當隊伍行經古厝,亦能看見長者坐在門口雙手合十,誠心祈禱。
此次活動壓軸由來自北藝大原住民族社團-Dalan學員們一展響亮歌喉,帶領著嘉賓們圍圈共舞,現場溫馨歡騰。夕陽初露,巨大蘿蔔燈亮起,期待這份祝福與傳統持續在蘆竹湳發光發熱,一年一年傳承下去。
此外,在北藝大高教深耕挹注下,自109年起展開為期三年之「家在蘆竹湳──蘆竹湳社區保存發展陪伴計畫」,透過社區藝術工作坊及論壇,帶領藝術行政與管理所及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開設之三門課程的學生進入社區、陪伴社區發展。期間開設之課程分別為「文化創意產業專題研究」、「文化與傳播研究」及「創意教學專題」,由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于國華教授、劉蕙苓教授及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林劭仁教授擔任授課,帶領學生進駐蘆竹湳社區,參與社區實踐,以社區為教室,誘發學生主動學習,並將學習成果(如:蘆竹湳小書包、小冊子)回饋給社區,與社區共學、尋找未來地方創生發展方向。計畫執行期間另也與社區共同辦理青年論壇,藉由活動辦理讓學生學習活動企劃管理能力與技巧。論壇主題設定為「青年返鄉,耕耘文化」,邀請來自不同社區及臺灣文化工作者參與分享,針對社區發展深入討論,擴大藝術與社區發展課程的共學效益。
整理報導 文 劉映辰
攝影&後製剪輯 陳建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