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關山鎮對岸,過條卑南溪便會抵達電光部落(Kaadaadaan)。這群原本住在恆春的阿美族人,19世紀時,祖先們在外族壓迫下,只得背起家當,扶老攜幼告別家園,一路顛沛流離,終於在縱谷重尋容身天地。部落舊名為「雷公火」,相傳因這裡有泥火山,夜裡經常引發火源,居民認為怪火是閃電引起,便以此稱呼。常日恬靜的部落,在2021年12月19日這星期天格外熱鬧。剛收成的金黃稻米田是舞台,海岸山脈群繞為佈景,部落老少正在彩排祖先遷徙的故事《戲說雷公火》。
 
由部落族人演出、歌唱自己故事古謠的歷史環境劇場,邁入第九年全母語演出,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合作則是第三個年頭。三年前,電光部落傳承歷史的主要載體《戲說雷公火》面臨長者日益凋零、人口大量外流的窘境。在北藝大校友的引薦下,藝術社會實踐中心王寶萱主任開始帶領北藝大師生,以參與式藝術實踐的精神,將教學場域拉到關山鎮,透過多場傳統記憶傳承工作坊:從傳統染佈、草屋搭建、到與耆老學習漁筌、藤編的知識,將部落傳統文化發揚並傳承給下一代,陪伴社區以藝術行銷帶動地方農特產品及設計文化體驗的遊程。如今,一年一度的《戲說雷公火》的演出,帶動整體農村趣的周邊活動,不僅融合電光阿美族的百年歷史故事展演、更邀請關山鄰近的農村市集,及入夜後的「巴歌浪辦桌」,讓參加者以認購餐券方式,品嚐各家戶的特色農村佳餚。
 
全天的精彩活動形塑電光部落的特色與魅力,讓部落內外參與人次逐年增長。這也是北藝大實踐大學公共性、善盡高教深耕計畫中社會責任的一環,將創作展演專業轉化和再現,讓地方找回對自身文化特色的主體性和認同感。演出中的道具和戲服,皆是北藝大師生校友與在地居民共創,將傳統染布、竹炮體驗、草屋搭建、木刀漁筌製作、旮亙樂器演奏等技藝搬入戲台,每年都為《戲說雷公火》增添底蘊內涵,因而能凝聚部落不同世代的族群返鄉共襄盛舉。
 
一大早,稻田舞台便熱鬧著,中央是部落少壯青年正跳躍翻滾,彩排著此次新增的武打戲,部落孩子躍躍欲試;舞台後方則坐著一排耆老們,帶上久違的妝容,神采奕奕地換上戲服、厚襪與草鞋,在乾泥田梗上休憩,問候著彼此。
 
「這次活動有更多年輕人返鄉了,大家一起演《戲說雷公火》是很難得的機會,部落的人有藉口回來排練、團聚,而且親自演出祖先的故事會更有文化認同感。」下場演出的返鄉青年黃瀚分享,這次跟過往看長輩演出的體驗完全不同。一旁的張萬生頭目也難掩興奮之情,「部落有更多青年演出是好事,演戲是傳承,讓子子孫孫知道我們從何而來。」他身穿構樹樹皮縫製成的戲服,這件多工的戲服是透過樹皮傳承工作坊的舉辦,特地邀請都蘭部落耆老前來指導這項在電光只耳聞但已失傳的樹皮衣技藝,由電光族人和北藝大師生共同製作而成。
 
從2020年開始,北藝大也投注更多心力在傳統歌謠的保存與傳唱。鑽研民族音樂的傳音系魏心怡老師,不僅為歌謠進行數位化記錄保存,音樂學院師生並根據電光部落的風貌、人文環境及歷史,創作三首旮亙樂曲作為戲劇演出對戰時的配樂,並與電光國小合作,讓電光的孩童和青少年打擊樂團得以擁有屬於部落自己的曲目。藝教所余昕晏老師則帶領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師生,跟電光國小母語老師一起設計「歌謠傳唱工作坊」,帶孩子唱出部落的童謠歌曲,加入戲劇演出,由橫跨老中青各世代的居民共同演唱,讓原本只剩長輩知道的傳統歌曲,成為全體族人的共同記憶。
 
《戲說雷公火》不只是場演出,更體現族人的生活精神,著實是場尋根傳承的社會行動,它深刻連結歷史和地方特色,不僅吸引各地觀眾注意,希望了解「電光模式」如何成功,也成為電光社區內部的動能,眾人齊心努力的重心。北藝大也因與電光社區合作,持續透過藝術滲透力,整合藝術跨域課程,讓教育得以走出校園,挖掘更多元的地方文化底蘊,切出一條高教與鄉村發展、資源傳承與創新的文化路徑。
 
攝影 吳俊諺 王世邦
撰文 許越如
[封面] 20211219北藝大第三年攜手電光部落舉辦《戲說雷公火》慶典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2-01-07 13:51:57
    最近修訂
    2022-01-11 1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