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學院本學期舉辦之第六場Brown Bag論壇以「恆春行腳花民謠詩詞的時代之路」為題,同時邀請到來自國境之南,恆春民謠傳藝師-董月滿及林秋月兩位老師,親自示範以「思雙枝」、「平鋪調」、「五空小調」、「四季春」和「守牛調」等五種傳統曲調,演繹林鳳珠老師作品《恆春行脚花》,帶領與會師生民眾,一探恆春民謠詩詞之美。
主持人藝教所余昕晏老師則提到自去年開始展開與恆春民謠的田調計畫,進而促成這場論壇的舉辦,期讓更多人能貼近與認識臺灣在地恆春民謠之美。而此次活動是由參與計劃的研究生呂佩珣擔任主講。
研究生呂佩珣首先介紹恆春民謠的形成背景及恆春半島遊唱詩人陳達的民謠創作歷程。她表示,陳達是恆春民謠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陳達時期的恆春民謠歌詞創作均來自於人們的生活,吟唱内容都是從生活中取材,且對臺灣音樂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這之後的鄉土運動、民歌歌謠運動的復興都是因爲陳達先生而崛起。
另針對民謠的詩詞特色部分,呂同學說明,恆春民謠詩詞一般稱爲「七字仔」、「七字四句聯」,其形式類似七言絕句。民謠是用台語吟唱,因此歌詞的最後一字需要押韻,但吟唱者可以依據自己的習慣加入「襯字」或「虛詞」,讓吟唱的旋律更爲通順流暢。呂佩珣强調,台語有八個聲調,因此曲調的吟唱亦會隨詞的「字音」而作改變。
再者,過去民謠創作與日常生活經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用歌聲抒發生活的悲苦或是對故土的思念,詩詞具有相當的即興性。然而,隨著時代不斷的演變,民謠面對著新時代帶來的刺激及衝擊,在創作上更顯得多元與豐富。呂佩珣以《恆春行脚花》創作者林鳳珠老師的教學爲例,她認爲林鳳珠老師採用的「主題式」創作教學方式,是引導學生透過另一視角來創作新詩詞,讓恆春民謠創造出一種「新詩學」。
《恆春行脚花》這系列作品包含十首詩詞,是林鳳珠老師與當地居民互動,深入了解當地歷史、生活、環境與文化民情而作。爲了讓與會者有更深入地認識,現場特地邀請到恆春民謠傳藝師董月滿(董娘)老師與林秋月老師到場示範解說,從「思雙枝」、「平鋪調」、「五空小調」、「四季春」和「守牛調」等五種不同曲來演繹《恆春行脚花》。董娘老師與林秋月老師兩人的互動十分默契,一段段曲調的示範,韻味十足,讓全場與會者感動不已。
此外,呂佩珣也介紹現於恆春民謠裡的六種曲調,如「牛母伴」、「平埔調」、「五空小調」、「思雙枝」、「四季春」、「楓港小調」等,並針對這六種曲調的起源與特色做了簡略説明。而林秋月老師則親自示範獻唱其作品《龍磐公園》和《關山落日》。
呂佩珣提到,老詩可以隨口唱起,對話的詩詞具有特殊性及趣味性;新詞是經過創作和組織,有更不一樣的詩學產生。她認為,恆春民謠發展至今,可以結合戲劇、不同的音樂創作、不同的演繹方式,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形態。
在進入論壇尾聲時,一把柔和的月琴聲響起,在董娘老師與林秋月老師的帶動下,現場合唱一首《欲聽民謠來阮兜》,「喔嗨呀 伊喔嗨呀 伊喔嗨呀 伊喔嗨呀……」歌聲齊響起,全場與會者邊唱邊隨著旋律打拍子,也為這場論壇劃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