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教育部「學海飛颺」計畫的舞蹈學院貫六生陳亭潔、許博翔於 101 學年第一學期前往澳洲姊妹校昆士蘭科技大學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進行為期一學期的海外交換研習,體驗不同的學習氛圍,感受異國文化洗禮,擴大自我國際視野。
從學校課程學習,到實地融入當地的日常生活,看似天天一樣的學生生活,但對兩位同學來說,卻都是全新的體驗。陳亭潔表示,為能做到適當適量的課程連結,他們選擇包含技巧、編舞、表演等三門課程,並規劃每日早上固定兩堂芭蕾以及現代技巧課程,好處是讓身體得以進行累積,相同的組合動作和給予多次練習機會來使技巧熟練,並每週更新一次課程,達到有規律而有成效的學習;而在下午部分,則分配了表演排練、編舞課、延伸技巧課、雙人課等課程。
其中以編舞課而言,最大的挑戰除了必須仔細聆聽老師的課程講解外,另在期末最後的呈現,則需以小組方式進行,因此,開學後的第一課便是教導學習如何在團體中工作,應以什麼態度和表達方式與他人做良好溝通,不論是編舞者與舞者的關係、或是編舞者之間的協調等,都必須達成相互尊重的前提,才能合作愉快。
至於在技巧方面,陳亭潔則是觀察到,澳洲學生身體的優勢即是他們的腳踝力量十分強,做轉圈的動作尤其出色,加上他們十分注重肌力,不僅在瑜珈課程上有許多支撐的動作,在暖身時也時常看見學生們以肌力訓練作為暖身訓練內容,這跟東方人的習慣較為不同。此外,當地學生在練習翻滾方式也略有差異,從其肢體的展現中,可以充分體會到他們充滿爆發性的一面,若說東方人是靈巧而柔韌,那麼他們就是擁有極為野性奔放的精力。
經過一學期的海外研習,許博翔認為,透過不同語言與不同文化的衝擊,以及在課堂裡不同舞蹈派別的訓練,讓他覺得過的豐富且充實,且能夠用更寬廣的視野去面對與思考。他表示,這樣的海外交換計畫並不是要讓學生僅去學習更多的舞蹈技巧回來,而是想透過這機會,給予增加世界觀的機會,並與世界接軌。
且在一次又一次與國外舞者接觸後,也讓他察覺到,身為舞者不僅要懂得如何消化編舞者給予的動作,並在台上呈現出自我特色的詮釋,更重要的是讓觀眾也有所感動,而這些都是透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觀察,經過歲月的累積才能有更多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