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美術館本期展出以「芝諾的光迷宮」為引,於關美館一樓一次展出三位長年旅外藝術家的三檔個展,三位藝術家背景各異,卻都習於地域上的流動與短暫的停留,並在其中經受衝擊、思索與反饋,直面繪畫的真義。
北京出生的傅饒(b. 1978)長年定居創作於德國,本次帶來的《光年》個展展出兩件鉅製-〈光年〉與〈離弦〉,運用其令人著迷地暗黑幽微騷動與陰鬱層次重融疊加,同時挪用歷史與古典藝術圖像帶來一抹德國的浪漫主義氛圍,其作品的濃厚敘事性場景,則在層層疊融後產生錯位效果,如同電影分鏡般地流轉出一種時間性的布局,重組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傳遞出藝術家透過創作尋覓靈魂深處歸屬的動態過程。
來自台灣並於倫敦修習創作,目前旅居上海的蘇予昕(b. 1991)則以《用色拼字》為題,將「繪畫」視若一部啟蒙小說,其關乎顏料、筆觸與運動,還關乎顏料所棲居的腹地,在深入閱讀與觀看的同時,腦海中的視覺圖像生長出自我的意識,筆劃構成的文字彷若圖像、顏料疊加的過程則恍若橫、豎、撇、捺的文字鋪述;時間也在其中被閱讀著——顏料從濕漉的油脂硬化為礦,晶結在亞麻布的經緯交錯中,筆觸摩挲,不知須臾,複寫複畫,在紙莎草隱喻中追回光陰。
來自台灣宜蘭的林亦軒(b. 1985),長期旅居巴西並於南美洲與紐約等地駐地創作,本次個展《我們是烏龜》帶來他2014年至2019年間於不同地域所創作的作品,展名以「我們」代稱繪畫,「烏龜」隱喻時間,其標誌性如若孩童般的塗鴉充滿況味,彷彿缺席的繪畫技巧在仔細觀看下,覺察藝術家於繪畫的控制與構成,本展梳理回顧並同時凝視其在時間與地域流動間對於繪畫的追尋。
關美館本次邀請的三位藝術家為我們帶來的三檔個展-傅饒的《光年》、蘇予昕的《用色拼字》及林亦軒的《我們是烏龜》,期遇從異鄉或他者的視野,為我們帶來關乎己身的感受經驗。本檔展出自2019年7月12日至9月22日止,歡迎前來感受時間與光影遞嬗於眉眼與意識間流動的純粹體驗。
---
《情書・手繭・後戰爭》
我們聆聽了怎樣的故事?在已被書寫出來的歷史之外,那些殘餘者又見證了怎樣的歷史?我們是否能透過歷史灰燼所發出的細碎聲音,還有已然烙印在身體記憶裡的文化刻痕,來尋找更多定義自身的方法。
這是一個從幾次的台灣和印尼群島間的旅行而展開的計畫,兩地從過往至今在歷史上持續有不同的交集。殖民地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母語的消除、對母土認同被清洗,對國家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不斷因為統治者的更換而被新的知識系統所取代。然而,在後戰爭的情境之下,有許多掩蓋在具有語言優勢、武力優勢那一方之下的文化群體或個體,那些人的聲音和記憶或許並未消失而只是選擇了遺忘。在展覽之中藝術家們撿拾時代的碎片,專心研究殘留於自然、文化活動,以及微觀個人史上面的痕跡,挖掘出我們得以尋找超越現代政治地理定義的論述方式;弔詭而又有趣的是,這些過往沒辦法以文字被記錄下來的殘餘物一代一代地被傳承下來,流竄在幽暗的間隙裡,在不同的地域之間流變成既相似又相異的徵候,得以共享和分支。
❛ 藝術家
阿爾溫・希達亞
區秀詒 x 陳侑汝
林羿綺
劉玗
呂易倫
羅懿君
馬寞路
馬哈拉妮・馬羌那嘎拉
梅西・西妥魯斯
吳其育
張徐展
❛ 策展人
陳湘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