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107學年度東南亞移地教學計畫於上學期末在廖仁義所長與陳佳利教授帶領下,與所上11位學生一同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與新加坡等地進行為期近兩週的移地教學計畫,此行主要走訪馬來西亞紡織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國家銀行美術館、國家博物館,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以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牛車水華人原貌館、亞洲文明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土生文化館等重要景點,透過實地參訪不同的文化之藝術資產,學習異國博物館專業新知。
提到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除了溫暖宜人的氣候與觀光景點,其多元的種族文化、複雜的被殖民與發展歷史,更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藝術資產與多面向的歷史觀點,成為博物館敘事的資源與挑戰。其中的紡織博物館,本體建築物建於1905年,最初是作為鐵路公司使用,後來輾轉擔任過多個機構如法院、銀行的辦公空間,直到2010年才成為紡織博物館。
該館四個常設展廳主要介紹紡織技法介紹、各族群服飾介紹、搭配紡織的首飾跟布料圖文介紹。 而在國家美術館部分,館長Dato Dr. Mohamed Najib bin Ahmad Dawa教授特別以簡報方式,向北藝大師生介紹美術館的概況及目前推行的計畫。他提到,由於2017年政府大幅縮減預算到700萬馬幣,因應而生的轉型計畫以兩個主要概念去規劃,一個是「文化產值化」(Monetizing Culture),另一個則是「民眾導向」(People Centric)。像是增加「Creative Gallery」,讓藝術家可以販售作品,收取比畫廊少的抽成;或是提出「青年藝術創業家Young Art Entrepreneur」計畫,在美術館後方的貨櫃屋提供空間給創作者駐村,並規劃一系列的課程,希讓參與計劃的成員能提出具體的方案,為自己的藝術創作進行市場定位跟行銷。
至於在國家銀行美術館及國家博物館部分,國家銀行美術館自1962開始收藏藝術,至今有兩千多件館藏,2011年搬遷到新館後,現設有六個展廳,呈現不同的展示風格,像是錢幣展廳以民族誌的方式介紹,還有介紹首任馬來銀行總裁Tun Ismail Ali的個人史展覽,讓觀眾對於國家銀行的認識不只是冰冷的機構,而是能了解到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
其中,最令人驚艷的是兒童貨幣展廳,在穿越10萬馬幣鈔票組成的鈔票隧道入口後,一連串的互動展示教導孩童貨幣的知識,以及如何使用銀行、鈔票如何辨別真偽、印製鈔票是怎樣的過程,也讓兒童觀眾在玩樂中學習如何使用銀行,奠定理財跟金融知識,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而說到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過往定位以自然史為主,但在2008年館方大幅更動展覽,著重在歷史敘述。常設展分為四個展廳:史前、馬來王朝、殖民時期與現代,以人類學式的展示為主。過程中,博物館部副總監 Mohd. Azmi bin Mohd. Yusof也與參訪團一行進行座談,期待未來雙方能有實質合作交流的計畫與機會。
在馬來西亞的最後一站則造訪了於1998年開館的馬來西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該館是東南亞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有超過一萬件文物收藏。常設展分為十二個展廳,展示伊斯蘭的建築、可蘭經手抄本、珠寶、瓷器、紡織、武器、金屬製品與家具等,也有另闢展區介紹中國、馬來與印度的伊斯蘭文物特色。另也設置研究資源中心,也曾跟大學合作開設國際學程,與修復與保存中心等專業設施,一應俱全。 在結束馬來西亞行程後,北藝大師生參訪團緊接著繞到新加坡,展開另一文化的探索之旅,包括走訪牛車水華人原貌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亞洲文明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土生文化館等重要景點。
新加坡的博物館既面向國人,試圖爬梳歷史、論述何為「新加坡人」,也朝向國際旅人,從亞洲文明發展、東南亞當代藝術史到殖民移民,扮演著認識亞洲的櫥窗。 此行參訪團針對三大主題進行閱讀與討論,分別為「新加坡的文化政策、觀光與國家博物館發展」、「新加坡與亞洲文化建構」以及「族群與多元文化認同」,並在每個主題之下選定不同館舍為討論對象。 其中,座位於觀光區牛車水華人原貌館(Chinese Heritage Center)隸屬觀光局的博物館,透過多媒體導覽機的旁白敘述與場景重現的展示技巧,生動有趣的呈現過去生活在中國城的居民樣貌。一二樓的展間試圖還原當時人們的生活樣態,透過不同職業、家庭故事讓觀眾想像過去。三樓則以比較宏觀的敘事介紹牛車水的輪廓,由幫派、賭博、娼妓、鴉片、會館跟教育等構成,但大敘事的脈絡不如庶民故事來的活潑感人。整體而言,該博物館的歷史展示之生動,讓不少同學讚不絕口,甚至造訪兩次,希望能更仔細的感受當時牛車水地區市井小民的生活。
而歷經籌備十年,直到建國五十週年的2015年才開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Art Gallery Singapore),則展現了新加坡書寫東南亞藝術史的雄心。該館由最高法院、市政廳兩個歷史建築改建而成,極具規模。一行人在資深策展人辛友仁以及助理策展人吳詩瀅的協助導覽下參觀了東南亞展廳和「低限主義特展」的精華作品;此外,藝術品與展覽管理部王珍敏副主任也特別帶領走訪美術館的後台,一窺美術館如何搬運、修復、保存藝術品。 位於新加坡河畔的歷史建築皇后大廈(Empress Building)的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以綜合性的亞洲古美術、文物收藏,試圖向觀眾展示亞洲文明的群象,是少數以亞洲為整個區域展示的先驅館舍。2015年重新開館後一改2014年之前以印度,中國等古文明的地理分區展示,換以主題式的介紹亞洲文明的不同面向,強調地區之間的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成果。
此外,館內展覽也增加當代藝術展區,並呈現出考古跟文物之間的關係,有別於傳統的古美術展示。 作為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英國殖民政府收集南洋自然史的基地,獨立後則成為新加坡政府講述國家歷史的場所。北藝大陳佳利教授表示,過去該館以多媒體導覽機,搭配大歷史跟個人故事兩種路線,讓觀眾自由選擇,但現在捨棄多媒體導覽機與個人故事路線,觀眾只能看到大歷史面向。 土生文化館的成立契機源自過去亞洲文明館一檔大受歡迎的展覽,後來隨著亞洲文明館遷移到皇后大廈,原有的舊道南學校決定以土生華人為主題進行規劃。館內的展示分為一樓的「原初」展廳,以各個族裔的Peranakan後代群像,向觀眾訴說他們如何認同、理解這個身份。Peranakan其實指稱的是早期航海貿易的水手或是商人與東南亞當地土著結婚生下的後代,不限於土生華人,也包含印度裔跟其他族群,但由於土生華人是較為活躍的一群,館藏文物也以其為主,因此才以土生華人為主要介紹對象。
過程中,該館副館長陳勇昇(Bernard Tan)與資深的東南亞策展人David Henkel與師生們進行座談,詳盡的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包括展示的設計、收藏的取得,甚至是策展人在訪談的個人觀點與集體記憶敘事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而透過此次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移地教學之行,無論是策展論述、空間設計、文物陳列,營運概況等各面向,與搭配著不同合作類型的相關設施及專責單位,也讓師生們擴大和豐富對於博物館經營的更多視野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