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106年度教學創新試辦計畫支持下,北藝大戲劇學院於106學年推出一系列「藝術行政系列講座」活動,邀請到政府公部門及表演藝術各領域經驗豐富的藝術行政專業人員,分享他們獨到的藝術行政心法及參與執行策劃等幕後大小事之歷程,期透過不同的專業經驗解說,讓與會師生們能進一步瞭解表演藝術行政多元之面向。
於10月11日舉辦的首場講座邀請到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研究員陳紹元以「大數據時代下的藝術行政」為題,暢談他參與「高雄春天藝術節」(KSAF)、「高雄正港小劇展」、「高雄正港小劇場」、「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等藝文活動策劃執行,以及「高雄愛PASS雲端服務平台」系統開發運作等相關實務,分享傳承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與難得的寶貴經歷。
畢業於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96級校友的陳紹元老師,說明在這些累積的經驗中,如何藉由現代科技的範疇,快速掌握行銷策略與吸引不同的觀眾群。他提到,從2009年觀察高雄世運會主辦期間,從開閉幕式活動的高銷售率(可容納五萬人的觀眾席),發現到高雄在地民眾對於表演活動的熱衷,因而啟發了藝術活動在高雄發展的契機。過程中,他與團隊也多方嘗試規劃不同類型的展演活動,讓參與民眾能涵擴各年齡層,其中,於2014年的節目之一《小小阿瑪迪斯》袋鼠抱抱嬰兒音樂會,更史無前例的打破六歲以下兒童不得進入音樂會的限制,開創了親子音樂會的全新契機。
而「高雄春天藝術節」熱身場-草地音樂會,則是這一系列活動的另一個亮點。陳紹元老師表示,這是一個以電影音樂為主題的戶外音樂會,每次呈現不同主題的音樂會,也讓電影愛好者感受前所未有的展演經驗。例如在2012年所舉辦之《賽德克.巴萊》電影交響詩音樂會,結合劇場美學的現場交響音樂會演出方式,讓喜愛電影原創音樂的人得以不同的面向認識賽德克巴萊,連導演魏德聖都感動著說到,「沒想到電影可以用另一個方式跟民眾見面」;而2017年的活動主題《咱的電影咱的歌》,則透過經典台語電影畫面的原音重現,讓老歌傳承青春聲唱出庶民文化的集體回憶。
陳紹元老師強調,不同於其他縣市單一藝術月的期程,節目自創、自製、自辦與自售「高雄春天藝術節」每年規劃從二月至七月,在長達近六、七個月的時間,透過大量的演出、講座、展演與工作坊,及多元的行銷宣傳方式,深入各個校園與展演場域,拉近民眾與文化藝術之距離,進而體驗參與之樂趣。
而另一項「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則是為培訓青年歌仔戲演員及文武場樂師的活動。陳紹元老師說明,高雄市擁有全臺灣登記最多的歌仔戲團(200多組團隊),為全國之冠,但老一代的傳承方式多半不被年輕的一輩接受而日趨凋零,透過培育計畫,從這些歌仔戲世家的第二代,或是對傳統戲曲有興趣的年輕學員,讓他們接受正規的訓練與展演,打破門派交流,互相交流學習,讓幕前幕後全面傳承,不但開創了藝術演出的成績,同時也創造傳統戲曲藝術的傳承生機。
此外,「愛 PASS 雲端服務平台」則是針對「高雄春天藝術節」等藝術展演節目需求,自行開發系統之售票系統。不同於兩廳院的售票系統,能更有效地掌握客群,並立即性的計算從票房、售票到入場演出時間機制,更能建立觀眾表演藝術行為資料庫,透過有效的數據分析,掌控未來行銷的策略制定。 「身為藝術管理人,要用表演藝術來改變城市」,陳紹元老師期勉在場的學弟妹們,切勿定義狹小的自我工作範圍,因為「工作」就是要在好玩與不好玩之間不斷的嘗試,並帶著滿腔熱血,奮力往前衝。
攝影王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