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開始,學務處學生諮商中心與文創發展中心共同舉辦之「藝創實堂」邀請到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暨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老師,以「表演藝術家-畢業後的第一哩路」為題,分享他從就學期間至參與劇團工作,這數十年來投入劇場創作的點滴歷程。過程中,帶以詼諧幽默,又不失認真的一對一Q&A方式,以過來人的身分與經驗談,協助學弟妹們在面臨不同處境時,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回憶起在校的求學點滴,任建誠老師開心的說著,當時學校位於蘆洲,三合院的教室讓各系間緊密相扣,像是美術系、戲劇等系上男同學們不時會坐在音樂系琴房外,聽著裡頭傳來的悠揚樂音,或是在舞蹈系外看著同學們排練,翩翩舞姿,令人賞心悅目。
當時所學到的許多劇場的觀念,至今仍是任老師工作不變的基本準則,舉例來說如「熱身」與「排練」。任老師提到,當時戲劇系大一的第一堂課表演課-「暖身」,授課老師是劉若瑀老師(優劇團創辦人)。她除了肢體開發,表演訓練外,同時也教導學生們如何學習專注與凝聚。劉老師曾說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因為從身體內在的激發,可以創造出無窮盡的能量,也因此,這些基本的訓練在紙風車劇團裡從未間斷。
任老師強調,「劇場的藝術」是種「時間的藝術」,以紙風車為宣導反毒所發起之「拯救浮士德計畫」校園巡迴演出為例,該活動迄今跑遍全台已有五百多場,雖說平均每位演員都有200至300場的演出經驗,但「彩排」仍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
「人生只做一件事,似乎也不大對,但卻可以發揮到極緻」,對任建誠老師來說,在求學期間因參與兒童劇的演出,就將此認定為畢生的志業,是種幸運。他表示,「以兒童為對象,以藝術為核心」而創團的紙風車,在20多年前創團時只有6人,而這6位至今仍在劇場界。這一路走來,雖歷經許多風雨和挑戰,也未曾磨滅他們對戲劇的熱情,且不斷的求新與求變。
對於還在摸索自我興趣與未來生涯發展方向的學弟妹們,任建誠老師鼓勵大家要多聽、多看、多嚐試,多交朋友,到處去看看。他認為,所有的事情不是只有好或不好,是大家觀點不同而已,要學習如何從探索中有所累積與成長。至於想要創業的人,則要先瞭解自己的強項在哪裡並展示出來,因為這已經不是個單打獨鬥的環境,跨域合作是必然的趨勢,但也不是各做各的,要深入去瞭解並學習,進而消化成為自身的能量之一,才能展現出不一樣特色。
攝影 王世邦 #藝創實堂 #北藝大校友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