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學生更瞭解博物館在面對無形文化資產的角色,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之高教深耕計畫課程,本學期邀請到任職於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教育推廣組溫欣琳館員蒞校舉辦講座,並就木博館與社頭文化保存推廣計畫,以及大溪文藝季等活動進行經驗分享。
主講者溫欣琳為博館所校友,此次回母校與師長及學弟妹重聚,分享工作經驗,感到格外溫馨。一開始,溫欣琳便拋出自己的疑惑,提出身為文化機構的木博館,為何須涉入與地方政治生態或利益關係密切連結的社頭?而她也好奇大家對陣頭的印象,有學生想起住家一旁的私人宮廟時常有儀式或表演活動,不過對其內涵並不了解。 溫欣琳表示,自初遇社頭後,她漸漸了解到這些人的組成社頭的核心精神是為了農曆「六月廿四」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她指出其身為桃園首位登錄的民俗類文物資產,維繫逾百年迎神遶境儀式的社頭文化,正是主要關鍵。也因此,木博館自開館以來便經常思考該如何與在地的社頭文化互動。 「社頭」其實就是其他地區所稱的「軒社」或「陣頭」。而在大溪社頭中,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不過到了每年農曆「六月廿四」便組織動員共同迎聖帝君生,換句話說,社頭文化即代表著大溪地方「人際網絡、產業發展、社會結構」上的連結。
溫欣琳進一步說明,木博館以生態博物館為操作策略,因而串聯街角館、社區、社頭、木藝師等「與大家一起操作」,蒐集各自的文物與故事。此外,由於木博館的目標正是成為一個「實踐居民參與、共學、行動的博物館」,且對木博館來說,以「人」與「物」為主體的在地知識建構為其核心工作,期透過博物館技術開展文資保存、傳承與推廣。 她指出,「六月廿四」的凝聚力其實正逐漸降低,而社頭本身也面臨到經費籌措困難、藝陣內涵改變等情況。因此,木博館每每與社區合作時經常思考,是否能找回大家共襄盛舉的氛圍,而這也成為主辦大溪文藝季舉辦的重要契機。她解釋,自2015年起木博館成為大溪文藝季的主辦單位,透過幾年的努力直到今年,大溪文藝季發起了一個嶄新的主題—「大溪大禧」,透過舉辦為期四週的系列活動,其中包括透過社頭與當代設計跨界創作、與日本Hyoge祭交流的大囍臨門祭、舉辦創意大偶踩街、文藝老街親子遊、大型歌舞劇演出呈現,以及壓軸的「迎六月廿四」等豐富多元之內容。 溫欣琳強調,經由這些多元的合作方式與複合式的展示詮釋,不僅讓大溪大禧成為社頭與社區自我表現的舞台;也給予社頭與木博館展現文資保存成果的機會;並建立社頭與社區互相認識、合作、溝通、對話的平台;更提供木博館與年輕世代的社頭人、觀眾互動的管道。
而透過這次的專題分享,也讓大家認識木博館在社頭文化保存推廣上的實際案例。雖然北投的社會文化脈絡有別於大溪,不過最重要的是使大家了解到,博物館在面對無形文化資產時,所扮演的角色在於透過核心技術,使得傳統的民俗文化能與當代社會對話,保持動態的保存與傳承推廣。
博館所高教深耕計畫課程報導之全文連結如下: http://gims.tnua.edu.tw/tnua_ims/post/post/data/tnua_ims/tw/events/690/
整理報導 文字/ 林琮穎 資料提供/博物館研究所 照片提供/ 木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