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0 月邀請到德國戲劇大師漢斯‧蒂斯‧ 雷曼(Hans-Thies Lehmann) 教授蒞校參與兩場專題講座,分別以「劇場與政治性」和「未來的藝術學校」為題,針對當代劇場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進行專題評析,同時與國內外學者一同探討未來藝術學校跨文化與跨領域的發展可能。
劇場與政治:跳脫思維,打破認知
21 世紀全球局勢趨於緊繃,許多當代藝術家陸續選擇將政治議題導入劇場演出之中,藝術與政治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有鑒於此,雷曼教授於10 月5 日所舉辦之「劇場與政治性」講座中提到,網路媒體改變大眾參與政治的習慣,當代戲劇舞台若單純重新建構政治實景,在編劇、排練、演出、討論等需時間醞釀的進程當中,往往使劇場無法及時做出回應,導致議題失去真實世界中原有的尖銳度。
雷曼教授強調,戲劇的特色在於現場性,以及對新媒材有快速吸收並接納的包容力。然而,網路上的議論難以讓人產生責任感,而劇場的特性,便是鼓勵觀眾視自己為議題中的一份子。因此當代劇場在政治議題上需跳脫傳統思維,以間接的方式打破既有的認知。
他同時以德國今年6 月一場話題性的演出「The Center for Political Beauty」為例,該藝術團隊在柏林市中心放置了兩隻關在鐵籠中的老虎,並設下倒數計時,提出請求,藉以抗議德國的難民政策。該演出雖有其爭議性,但也確實拋出觀點,來使觀眾重新思考德國進退兩難的難民議題。
「我們在個人意識中,容易將所處的現實擬人化、戲劇化,導致我們對於現實有錯誤的認知,當下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就是一個例子,彷彿擔負世界的重責就在這兩人之間。」雷曼教授進一步表示,長期養成觀看的習慣,使大眾安於被動,應從對世界認知的落差中,重新審視自我的意識形態,而劇場的力道,即足以撼動民眾慣有的思維。
翻轉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平衡
另於10 月7 日舉辦的「未來的藝術學校」論壇中,雷曼教授特別分享現今德國的藝術教育實踐。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裡,他企圖讓戲劇理論與製作同時並進,但該實驗卻受到表演組學生的反彈。因為部分來自於傳統演員訓練需強調精準的演技詮釋,過度著重理論,反而易箝制演員的表現空間;然而,固守表演面技巧的精進,也難以使演員成長,因此如何找出兩者間的平衡,是當代戲劇教育的一大課題。
「未來演員一定是共同作者,演員必須一起思考創作裡的概念。」雷曼教授表示,學生必須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和特色、有能力執行計畫,才能從生活與社會經驗中發展想像力。他同時強調,「即便很多時候可能都在犯錯,但若不冒險,永遠都是在原地打轉…」。
此外,雷曼教授也介紹他所創設之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劇場、電影暨媒體學系的招生策略,除將理論與實踐的比例調整為各半,同時也設置入學測驗。該測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學生須繳納作品集,內容無需與劇場相關,可以自由製作錄像、撰寫短文,或繪製舞台設計草圖,用意是在瞭解學生的創作潛能;第二,學生將觀賞舞台演出的片段並書寫感想。該測驗不求嚴肅的戲劇評論,而是考驗學生是否有辦法客觀吸收或感知這些素材;第三階段為口試,旨在測試學生的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由於德國高中生畢業後可以自由選擇大學科系,入學門檻的設置不免遭受質外界疑,但斐然的辦學成果消除了諸多疑慮。
體制與藝術相輔相成
跨文化跨域交流為未來趨勢
對於未來的藝術教育,雷曼教授認為需要更積極的參與跨文化與跨領域交流,讓學生持續接觸不同的創作方式。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作法,是邀請藝術家與學生進行創作或講座,即便是一至二週的工作坊,都可以見到學生的蛻變。他表示,即便過程中遭遇種種阻礙,也無需對學校機構或社會環境的體制感到憤怒。
他認為,在制度之前,人類行為可以成為藝術,藝術可以再成為一個體制。因此,現有體制威脅劇場時,藝術家無須害怕,而對於體制的批評,也不會影響劇場藝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