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戲劇學系本學期邀請國際講座教授細井尚子老師駐校主持「日本戲劇與大眾文化專題」系列講座,特別安排於3月12日舉辦「歌舞旅行的記憶:藝霞歌舞劇團的大眾劇場年代」座談會,由曾風靡東南亞的藝霞歌舞劇團(1959至1985年)成員「霞女」高梅女士、音響師傅林志中先生,和傳統音樂學系簡秀珍老師、劇作家施如芳老師與會,一同分享歌舞旅行的記憶和大眾娛樂的變遷,並記錄下這場來自大眾文化的無形文化資產。
臺灣於1960年代的民間歌舞劇團普遍流行脫衣舞演出,然而藝霞歌舞劇團前團長王振玉先生卻一反時例,推出老少咸宜的歌舞節目。由於管理嚴格,許多家長主動將孩子送進藝霞習藝。在藝霞靈魂人物王月霞老師帶領下,嚴格的訓練與紀律管理,並涵融來自大眾娛樂歌舞素材的風格,讓她們帶著歌聲、舞蹈、舞台布景,行旅臺灣與東南亞,創造出26年的藝霞年代。
施如芳老師於會中展示了典藏的老照片,和兩位老前輩一同再訪藝霞風華。從劇照細節出發,兩位老前輩細數佈景操作、服裝細節、歌舞節目、巡演紀錄、劇團生活等歌舞旅行的歲月,言談間亦流露出對藝霞熄燈歲月的情感與不捨。劇團生活的記憶話語和劇場研究者的提問交織,層層勾勒藝霞年代的絕代舞台風景及隱藏其中的社會情境與大眾性。
回憶如歌,連曾擔任燈光師傅的林志中先生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他表示,當年藝霞演出現場歌舞視覺效果的精準、華麗,現在想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簡直不可思議。在沒有數位舞臺技術的那個舊年代,幕後技術人員精準執行人力換景,搭配一上場就不中斷的歌舞節奏,真的令人歎為觀止。
高梅女士則說明了當時婚前霞女的紀律生活。她解釋,通常在演出前,白天進行排練,休息時就利用時間手工縫製頭飾和服裝,生活的克難舉例來說,白天的練舞場地,到了晚上鋪上棉被就成了睡覺的通鋪。高女士笑說,許多霞女進團時一無所長,進團後不僅能歌善舞,家事、女紅和水電也都十分拿手。
藝霞歌舞劇團發展到巔峰時期,甚至有專屬聲樂教師、特聘樂隊老師、特約藥師照顧團員的健康,不計成本地發展成為職業歌舞劇團,從表演素材、演員訓練、演藝生活到營運制度各方面,皆為臺灣早期大眾文化留下精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