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學院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IMCCI)研究生李尚喬於去年暑假通過甄選參與由姐妹校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所舉辦之香港跨文化碩士課程計畫,在為期14周的期間,與7個國家,近23名不同領域背景的同學展開跨域、跨校、跨國的學習新模式。
回憶起這趟學習之旅,李尚喬說到,該課程計畫第一站為蘇黎世藝術大學,參與學員們分別來自日本、德國、羅馬尼亞、奧地利、瑞士、臺灣、香港與大陸,背景涵括音樂、新媒體、戲劇、電影、舞蹈、美術、藝文管理、教育乃至心理學等相當多元,這也意味著除文化差異外,每人所具備的專業知識與面對經驗的磨合,將會是這個計畫中的一大挑戰。這項計畫另也安排由蘇黎士藝術大學跨領域研究所Daniel Späti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自我介紹、思考模式 歐亞學生大不同
談到學習過程,李尚喬表示在課程第一天,Andalus Winiger教授引領學生走訪校區周圍地景,談起廢棄的公共球場、北非與敘利亞難民營、紅燈區文化等議題,無不信手拈來,深入淺出地交代蘇黎世的社會現況,也為發展當地駐點作品奠定發想基礎。
此外,學生們的自我介紹更是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說明,歐洲學員們省去制式簡報投影,以表演或互動形式呈現自己的專業。舉例來說,投入行動藝術的學員要求讓同學和教授在室外擺出最後晚餐的姿勢,玻璃窗框相映之下成為有趣的作品;專攻作曲的同學在啤酒瓶裡放了自製微型喇叭,以朗讀的方式呼應瓶中的輕聲呢喃;另有同學帶來自組機械,感應低音聲波便會自動繪製抽象圖案;更有同學帶來混雜馬克白台詞與DJ音效的即興癲狂演出。
活動過後,她與一群亞洲學員們笑談PPT簡報幾乎是一種反射性的思考,歐洲學生唱作俱佳的「報告」是他們第一個感受到的文化衝擊,也可從中發掘東西方教育的差異。
此外,在蘇黎世兩個禮拜的時間內,學員們需根據感興趣的主題分組,蒐集資料並進行駐點創作。李尚喬與來自羅馬尼亞的Ana-Maria Negrea和瑞士藉的Isabelle Corinne Sprenger同學以隨處可見的公共長椅為主題,藉由錄像來記錄不同地點的時間流逝。為此,他們奔走於蘇黎世的紅燈區、墓園、以及非裔市民的聚集地,發現繁忙富裕的蘇黎世,在社區長椅上休憩似乎是社會低層民眾享有的奢侈,鏡頭下儼然是自成一格的異色文化。最後這項錄像作品則以七個電漿電視拼組加以呈現。
突破跨文化的溝通藩籬 挑戰全新的創作方式
之後,一行人則轉往香港,在蘇黎世大學坐落於北角的空間「Connecting Space」開始第二階段的學習計畫。學員們輪流在與此計畫共同合作的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Connecting Space的教室上課,同時也展開為期更長的分組創作計畫。
而校方特別承包一個地下室空間,讓學員們嘗試規劃從晚上六點到翌日早上六點的「藝文夜店」狂歡派對,為期末的作品展出先試水溫,也嘗試不一樣的創作挑戰。她認為,蘇黎世藝術大學在這次的交流計畫中投入許多心力,一方面力邀合作單位的師資開設講座,讓教授與藝術家參與學生作品討論,各組學員們可使用的經費也充足無虞,但在磨合創作過程中,幾乎人人都坦言跨域且跨文化的合作困難重重。
例如歐洲學員們年紀普遍較大,善於發表意見,主觀意識也比亞洲的強烈,平時交流愉快,共事才發現文化差異仍是一道鴻溝。他們喜歡花時間規劃與討論,將實際動手的時程壓縮到最短,慣於從做中調整方向的亞洲學生則幾乎欲哭無淚,眼看截止日期即將到來,乾脆偷偷摸摸自行實驗。此外,歐洲學生則頻頻找教授討教,最常見的熱門議題是:「要如何得知亞洲學生在想什麼?」,顯然傾聽而少語的東方文化,也讓西方學生難以理解。
李尚喬表示,這些軼事在活動尾聲成為眾人的笑談,卻也不得承認在跨文化交流的美好想像之下,現實差異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另外,由於背景各異,彼此的觀點也極為不同,相互對於創作的褒貶,可能甚至比教授的評析要來的尖銳,反倒是計畫參與的教授群們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各種嘗試。然而,藉由這次的交流計畫意外參與了新媒體、美術與劇場創作等多元創作,不僅是全新的嘗試外,內心也承載著不少壓力,但參與交流的教授群們謙和開明的態度,和學生的相處幾乎沒有距離,更讓她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