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於10月30、31日舉辦「2014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學術雙年研討會—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邀集到臺灣、印度、菲律賓、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等地的專家、學者、相關機構從事人員及博士生共襄盛舉,此次會議共計有近300位國內外人士一同參與,並發表論文37篇。

此次研討會的觸角觸及探問博物館性質或文化遺產研究,從來自各地90多篇論文中,經審稿篩選後,最後計有37篇論文發表,且區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保存的文化政治」、「無形文化資產與其護衛」、「博物館化的遺產地景」與「社會連結與教育」。而來自國內外博物館、文化資產、建築等學術界、實務界之先進、新血一同與會,提供多元及具不同文化脈絡的觀點與論點。

其中,特別對於文化遺產性質之探索,從過去偏重建築古蹟的思維從事「世界遺產」保存的實踐顯然已有所不足,遺產的概念也不再總是蘊含緬懷過往的哀傷。在2003年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SECO) 特別將文化遺產的領域延伸到「無形文化遺產」,也因此,博物館的動能被重新考慮,而這種情形也進而促成文化內容,或文化遺產與博物館性質的重新檢討。

此外,今年的博物館雙年會擴大為國際研討會,並邀請到加拿大哥英屬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Anthony Alan Shelton館長,以及紐西蘭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與蒐藏委員會Eric Dorfman主席,進行專題演講。

Anthony Alan Shelton館長主要著重於討論博物館實踐中,文化保存與文化創意之間糾結、曖昧的關係。現場他並介紹與說明在德國、韓國和日本的當代實踐案例,探討保存與創意理念之間應如何調和,並提出兩者對於未來博物館演進之廣泛意涵與貢獻潛能。

Eric Dorfman主席則認為,現今的博物館策展人是在一個逐漸政治化的環境下工作。策展人針對物件建構有故事意義之挑戰在於觀眾所帶來多元觀點的可能性,與他們想獲得的知識間取得平衡,同時對於一個真實的博物館經驗,更有維持其學術水平的必要性。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4-12-11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