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教學卓越歐丁劇場工作坊計畫,今年由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演組一年級吳柏甫同學脫穎而出,並於3月17日前往丹麥,展開為期十天的工作坊活動。
吳柏甫同學表示,在他在大學上表演課時,第一次接觸與認識了歐丁劇場。而這次能在學習戲劇表演的十年後,能有這難得的機會,親自前往實地參與,更是感到無比的興奮。在這研習的十天中,不僅展開密集且充實的各項活動,並獲得到多位世界級的藝術家們親自展示他們四、五十年來的秘密技藝與創作技巧。
「每天的我,像是沒有明天般的燃燒腎上腺素地參與每個晨跑、課程、講座、工作坊、參訪、欣賞演出等......」吳同學說到,從早上7點15分起至晚上10點,將一整天安排的十分緊湊之理由是因為,他希望能在此尋找到自我表演的「根」。在課程之外,另也安排認識歐丁劇場的歷史,及相關部門運作展示,藉以深入瞭解它在當地(赫斯特堡)的文化互動所扮演的角色。
吳同學提到,邁入成立50週年的歐丁劇場,由於主要團員平均年齡為60至77歲不等,許多人都為這個即將走進歷史的團隊感到惋惜,害怕如此珍貴的資產沒能被好好保留與傳承,但迄今,劇團的回答仍是,「歐丁有一天會結束,只要還能工作一天,每個人仍為依舊工作到最後完美為止。」
在他認為,所謂的傳承,一般人都太過於重視在學術界上的成就,而忘記了「歐丁」其實是一個劇團,是由Eugenio Barba老師與十個老團員一起追夢的歷程,而這個歷程終將會結束的。
但歐丁劇場在學術上的研究與過往的實踐資料,他們從未掉以輕心,留下非常完整的紀錄,透過龐大的資料庫(光數位化就花了十年,目前仍在持續中),慷慨地提供給學者和表演藝術工作者來取用。換句話說,歐丁劇場分享由世界各地經典表演流派中研究出來的表演之密,但不是去傳承,而是分享這個世界上已經有的東西,並透過歐丁自己的「道」來作呈現。
對於此行的最大收穫,吳同學說到,除了在表演技藝上的基本功有了更清楚的脈絡得以去檢視過往的慣性之外,最為重要的是感受到「道」(Path)這條路是要用甚麼樣的生命態度去經營;然後,不是一昧的去複製這些,而是必須要走出屬於自己的「道」。然而,至於怎麼走?這應該是他下一個十年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