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難渡 關關渡」 是藝大人的精神
深入文化根基更是做為藝術家的根本


<前言>
    馬水龍教授不僅為國際著名之作曲家,他更是個熱誠的藝術教育學者,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歷任校長中第二任校長的馬教授,自學校尚未建校時就已擔任創校籌備委員,在創校校長鮑幼玉先生的延攬下成為創校的音樂系系主任,之後曾任教務長與校長等職務。身為音樂創作家的他,為學校貢獻了大多數的時間於教學與行政的業務推動上。對於北藝大,他有著最深厚的情感,在這新的學年度、新學期的開始,就藉由「關渡通訊」的改版,在人物專訪這個單元,讓所有的教職員生們一起來回憶與想想馬教授與北藝大的點點滴滴,不論是在學校的創校歷史或是他對音樂創作的熱忱與執著,都是值得你我可以好好地省思與考量…….


開啟傳統文化融入西方音樂之門


提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成立過程,馬水龍教授想起當初由創校校長鮑幼玉先生找他來擔任音樂系系主任時,他向前校長提出若要主持這個系,他很堅持地希望成立一個既是國際、又是擁有自己文化內涵的音樂系,而非全盤西化的音樂系,而這樣的構想獲得了鮑前校長的肯定與全力支持,放手讓他規劃創系的目標與課程內容。

當時全國大專院校音樂系的教學課程與內容,幾乎以全盤西化的方式教學,而馬水龍教授則是除了既有的西方音樂藝術課程外,他創先例的融入傳統音樂文化內涵,例如除了傳統音樂組學生必須主修一樣傳統樂器古琴或是琵琶外,其他組的學生則必須選修一項傳統樂器(階段性)。此外,課程中也加入中文唸唱、戲曲唱腔、平劇鑼鼓等傳統藝術相關課程,並邀請民間的藝人與專家學者同台授課的方式來進行,為了讓學生們能充分學習與練習,並能深入文化的根本與認識,所以當時的音樂系為五年制,其他系亦是。後來這些傳統音樂藝術相關的新課程也成為國內其他院校音樂系所爭相模仿開設的必修課程內容。


文、史、哲是一個藝術家必備的基礎


馬水龍教授表示,傳統文化不應該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也不是一種落伍或是包袱,其實它也隱含了豐富文化內涵,是無時無刻都在你我的身邊。因為,今日一切的創新即將成為明日傳統的一部份,所有文化的軌跡都是靠傳統一步步的累積與凝聚出來的智慧結晶,更是需要時間的焠鍊。所以當時學校十分重視學生在文、史、哲的學習,不論是各系所的學生們,一定要求大量閱讀,從了解過往的歷史文化,才能充實內在的涵養,而這些都是為了培養與成為一位優秀傑出的藝術家最基本的修養。不論時代如何的變遷,仍要先把文化根基紮好,才能進一步去做到融合與創新,尤其是學藝術方面的學生,在這方面更要加強。就如同『工程師』與『技工』的不同,藝術家未來是要領導整體藝術文化的向前邁進,而非只是技術層面上的強調。

馬教授再次強調,怎樣的語言就造就怎樣的音樂文化,再將層面擴大也就是,怎樣的文化內涵將造就其文化藝術作品的呈現。對於文化的重視與了解是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最重要的基本功,今天想要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是要靠文化的感染力,而不是僅以技巧取勝,如此才能在國際間與其他藝術家平起平坐。


關渡藝術季的登場


就在遷校到關渡的同一年,他接任了第二任校長,並開始規劃了關渡藝術季。說到關渡藝術季,馬水龍教授表示,這要從當初校地會選在關渡說起。他非常感佩鮑前校長的創校理念,甚至於對選擇校地的慎重與執著,努力奔走在數處的校地,看中選擇了「關渡」。其實「關渡」這個地名早已存在久遠,它蘊藏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關渡」從字義來看的就是<關關難渡、關關渡>,除了希望能給教職員生最佳的學習環境外,也能取其意義,來鼓勵每一位藝大人。所以馬水龍教授在接任校長後,即首創藝術季不是直接以藝術學院為名,而是以「關渡藝術季」開鑼。他開玩笑的說學校有如孟母三遷,從辛亥路國際青年活動中心到蘆洲,再搬來關渡時,還特別以『出蘆入關、關渡元年』為活動主題,讓全校師生敲鑼打鼓熱熱鬧鬧的從蘆洲一路移師到關渡,鄰居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前光武工專)還有樂隊在山下列隊歡迎作為前導,領進全校師生進入關渡校區,讓他印象深刻。

馬教授以英國牛津大學為例,他說到牛津本是一個地名,當初它的校地佔了這個城鎮大多數的面積,如今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學後,也讓這個小鎮聲名大噪、享譽國際。同樣地,當初規劃這個藝術季系列活動,他就考量到應融入整個社區,把表演成果從週遭的環境中展開,藉由文化藝術的推廣,來凝聚社區意識,提昇社區文化生活品質,且建立其社區文化特色,這樣的共生共榮的方式,也就是關渡藝術季的由來。
    
馬教授有感而發的說,近年來多數的學校紛紛改制為學院或大學,在台北光是用『國立』加『臺北』兩字做為校名的就不在少數。臺北國立藝術大學校名常常與其他學校混淆,許多人要來臺北藝術大學,卻往往計程車是載往至板橋的方向,最後都要說清楚是在關渡的那所大學,他表示若是學校能以『國立關渡藝術大學』為名,如英國劍橋、牛津大學均以地方命名且響譽國際,不但是獨一無二,且具有它深遠的歷史意義。


馬教授:我知道我的生命在不同階段該如何地燃燒

     
現年67歲的馬水龍教授,從事音樂創作與教學已長達四十餘年。他提到,這一生作曲是他的最愛,沒有創作的日子,生命多一天或少一天,並無太大的意義,即使在擔任繁重的行政教育工作時,他仍會找時間創作。馬教授說明,由於階段性任務的完成,所以他正式卸下校長行政的工作,除教學外,全心投入在音樂創作。

認真、執著的馬水龍教授,一生致力於音樂藝術創作與教育,不但榮獲藝術界多項最高之殊榮,但他從不以此為滿。「對藝術家而言是沒有退休兩字的,尤其是創作者」,馬水龍教授說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論是組織能力或思考能力都會比過去來的縝密跟紮實。
  
在國內音樂藝術教育與創作領域寫下全新與輝煌紀錄的馬水龍教授,不但將台灣本土的傳統藝術結合西方音樂之精髓,創作出其具獨特性、跨文化的國際知名樂章,也成功地將本土的音樂帶進了世界的舞台。『成功絕非偶然』在馬教授的身上我們看到最佳的証明,也許創作的路走的很艱苦、很孤獨,但是他認為「孤獨」也是一種享受,若是人生能重來一次,「音樂創作」仍是他不變的選擇。




<馬水龍教授小檔案>

生於1939年,基隆人,1964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主修作曲。
1972年,獲西德雷根斯堡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赴德留學,師事席格蒙博士,1975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
1983年,其作品<梆笛協奏曲>於由羅斯托波維奇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於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並以衛星實況轉播至美國PBS公共電視網,深獲中外人士好評,此作品並於93年獲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
1986年,獲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學術獎助赴美進行研究,並於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等地區,以「馬水龍樂展」為名舉行十二場個人作品發表會。
1991年,被列入「世界名人錄」與「五百名人錄」。
1994年獲文建會獎助至美國進行學術研究,並於耶魯、哈佛、北伊大等學校作專題演講。
2000年獲總統府特授予二等景星勳章。
曾獲第三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兩屆金鼎獎、中山文藝創作獎、吳三連文藝獎等。
作品包含管絃樂、室內樂、鋼琴曲、聲樂曲、合唱曲等百餘首,並於國內、歐美、俄國、南非、亞洲等二十餘國發表作品。
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行政法人中正文化中心董事、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榮譽理事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教授、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講座教授、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並主導「春秋樂集」創作活動。

<建校大事紀>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廿二日,行政院決定籌設一所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之高等學府,於是「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就此誕生。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國立藝術學院奉准正式成立,由鮑幼玉先生擔任首任院
長。校址位於台北市辛亥路三段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二、三樓,並單獨辦理招生及
考試。
民國七十四年四月,全校暫遷台北縣蘆洲鄉原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校址。
民國八十年七月下旬正式遷校至關渡。
民國八十年八月一日,馬水龍教授榮任為第二任院長。
民國八十三年,劉思量教授榮任為第三任院(校)長。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邱坤良教授榮任第四任校長並連任第五、六任校長。
民國九十年八月一日起,本校奉准改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一日起,朱宗慶教授榮任第七任校長。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4-04-18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