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本校前釋代理校長惠敏奉教育部指派,與其他大學校長同赴澳洲參與台澳大學校長會議,會中達成以新媒體藝術作為台澳大學交流合作之決議。6月本校接獲台灣藝術大學電邀本校派李道明與姚大鈞兩位老師代表參加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相關會議。後來因紐西蘭商工辦事處力邀,增加赴紐西蘭參加台紐新媒體藝術論壇之行程。
我國代表團由台藝大黃光男校長領隊,成員包 括台藝大應用媒體所陳儒修所長、多媒體動畫系所石昌杰主任與陳永賢助理教授、電影系廖金鳳主任、秘書詹彩芸小姐;台南藝術大學由音像動畫所陳賢錫助理教授與國際交流組張元鳳助理教授代表;世新大學由數位多媒體藝術系徐道義教授代表;崑山科技大學由創意媒體學院張世豪院長代表;實踐大學由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數位3D動畫設計組戴嘉明主任代表參加。
代表團在澳洲拜訪了雪梨科技大學、澳洲電影電視廣播學校、雪梨美術館、民營的互動娛樂學院、國立澳洲美術館、國立澳洲博物館、與澳洲國立大學。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是於7月19、20兩日假澳洲國立大學舉行,參加的澳洲大學除澳洲國立大學外,還包括RMIT大學、Deakin大學、Griffith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我國代表團於7月19日下午進行各校的現況報告,本校代表則報告藝科中心、科藝所及電影所的創作與研究成果。澳方則由澳洲國立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以及d/LUX媒體藝術公司、澳洲藝術與科技網絡、澳洲動態影像中心、澳洲互動設計合作研究中心等單位,以及一位澳洲國立大學畢業校友報告澳洲新媒體藝術教育、現況等題目。行程中澳方並安排一場澳洲電影委員會委員Tom Kennedy的演講,內容是關於澳洲數位內容產業行動綱領。在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會議中,雙方代表就未來可能合作與交流的方向進行廣泛而有建設性的討論,並做成結論。雙方決議2007年的台澳新媒體藝術論壇將在台灣舉辦。
以下針對參訪的相關單位與論壇的相關報告進行 簡要的報告:
1.雪梨科技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媒體藝術與製作學系>,該學院的課程係以傳播(文化研究)為主體,再分別教授各種專業技術,包括媒體藝術與製作、公共傳播、新聞學、資訊管理、社會調查、寫作與文化研究等。因此,媒體藝術與製作系的學生須修習三門文化研究課程,以培養其人文素養與批判能力。除了學士、學士後certificate、學士後diploma、碩士學位外,該校也頒給DCA(Doctor of Creative Arts)博士學位,學生製作完成一部劇情或紀錄長片,並撰寫3萬字創作報告即可取得DCA博士學位。由雪梨科技大學的情形可以知道,我們學生的表現其實並不比澳洲學生差,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台灣學生需要更提升人文素養,以增加作品的厚度。
2.澳洲電影電視廣播學校
(The Australian Film Television and Radio School, AFTRS)
該校成立於34年前,是直屬澳洲政府傳播部的專業訓練學校,近年來,學校大量投資在建置數位內容相關設備上,以及訓練該校畢業生有能力建置可長可久的商業經營技能,以自立更生。該校畢業生的成績極為傲人,不僅在相關領域為澳洲的翹楚,許多人甚至是國際重要人物,如 Jane Campion、Gillian Armstrong、Phil Noyce等導演,以及許多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得主。此外,學校的教師是由學校招募自產業界,只能在學校任教一定的期限(好像是6年),且學校容許老師在教書時也同時可以拍片,以免教師與產業界脫節。Mentoring(師徒制)、 collaboration(合作)、production(拍片),是學生在校遵循的三項宗旨。展望未來,希望國內也能類似AFTRS一般,有一所政府直屬的電影電視學校,以較充裕的經費來訓練最頂尖的新一代影視創作者,及提供現職影視工作者在職進修最新知識與技藝。AFTRS的許多制度值得國內參考。
3.澳洲國立大學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美術學院的新媒體藝術中心是澳洲國立大學目前唯一開設動態影音課程的教學單位。除了大學部課程外,新媒體藝術中心也提供電子藝術研發的碩士學位課程與博士學位課程。該中心主任Eleanor Gates-Stuart將與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研究所的林珮淳教授於明年假本校關渡美術館舉辦台澳新媒體藝術展。未來本校與該中心應該能有更密切的合作交流之機會。
4.澳洲媒體藝術教育之危機
該篇報告大意是說,過去必須學習電腦程式才能從事電腦藝術創作的情形,自1980年代起已因電腦套裝軟體的出現而使得不懂得寫電腦程式的藝術家也可利用電腦來創作。這造成澳洲大學政策的改變,也就是電腦藝術不再是單屬於電腦學系或藝術學系,而是一門跨學門的選修學程。學校所面臨的新的問題是,學生要以未來在電腦繪圖產業謀職為目的,或是走研究路線?是作為個人創作,或是集體合作的作品?由於大學(尤其是澳洲國立大學)並不鼓勵職業訓練為導向的教育方式,況且產業界所需要的是極為特定領域的專才而非能獨立創作的通才,因此在大學的環境中,應該聚焦於藝術層次的人才培育,提供單一解決方案,讓學生擁有好的技術與藝術技能。
5.新媒體在澳洲的發展情形
澳洲主要的電影與媒體藝術團體集中在雪梨,其未來發展的正面因素則包括:1.新媒體有好的媒體藝術家;2.新媒體藝術家有好的國際名聲與國際網絡;3.新媒體藝術家是好伙伴,不輕易放棄;4.大學中有優秀的新媒體方面的老師(同時也是新媒體藝術的好藝術家、思想家);5.相關藝術團體也對新媒體藝術的未來懷抱有熱情。由此看來,新媒體藝術在澳洲的發展與台灣相似,都還在起步的階段,雙方應可密切切磋交流
6.澳洲藝術與科技網絡
(Australian Network for Art and Technology, ANAT)
此項主要是說明ANAT如何在澳洲協助正在出現的的媒體藝術形式。ANAT是於1988年成立的,主要的職責在於提倡媒體藝術、舉辦相關會議(New Constellations: Art, Science and Society)與論壇、舉行展演或巡迴展等事件、進行研發(anatlab.blogs)、出版平面與網路出版品(Filter)、舉行年度媒體實驗室(Luminosity)、委託創作媒體藝術作品與委託進行觀點評論、提供專業的發展獎助金、進行藝術與科學性的先導計畫(Synapse)等等。
7.澳洲動態影像中心
(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 ACMI) 澳洲動態影像中心是澳洲維多利亞省政府所建置的一座負責蒐藏、展示與推廣電影片、電視節目、錄影作品、動畫作品、數位藝術、甚至電腦遊戲的博物館。澳洲聯邦與地方政府對保存電影、電視、廣播、錄音遺產的努力一向不遺餘力,而今更致力於保存新媒體與電玩作品。反觀台灣,不但電影保存工作做得零零落落,新媒體藝術的保存工作更是乏人聞問。相關美術館(例如國美館或台北當代館)應該及早規劃,以免將來後悔不及。筆者也建議本 校藝科中心、科藝所、關渡美術館、博館所宜就相關議題開始進行研究。未來也可與澳洲ACMI或其他相關單位進行交流合作。
8.澳洲互動設計合作研究中心 (Australian CRC for Interaction Design, ACID)
這是由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研究與應用中心所分支出來的一間研發公司,於2003年成立,共有約150名來自相關大學與伙伴公司的研究人員參與5項主要計畫。其研發成果曾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國際會議(CHI、PDC、DIGRA、SIGGRAPH、Ars Electronica)上發表。其研究成果的產值已達50萬澳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