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以往票選十大藝文新聞的方式,今年我們以2006年的相關藝文事件報導為背景,選出七項重點議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目的在於嘗試跳脫新聞媒體之外,呈現藝管所學生對台灣藝文現象的觀察與看法,更希望能喚起社會大眾對藝文生態的關心與重視。以下七個子題為濃縮精簡版本,內容或有不詳、不足之處,敬請各界批評與指教,我們將虛心接受、反省,作為更加進步的原動力。
1.藝文媒體:如何度過冷風颼颼的寒冬?
文 丁淑敏、饒立凡
2006年真可謂藝文新聞的寒冬年,不敵經濟不景氣、網路媒體發達、及壹傳媒瓜分台灣報業市場,繼中時晚報停刊後,中央日報與台灣日報分別在今年5、6月結束發刊,向來以堅持「藝文品味」著稱的民生報,也於11月30日吹熄燈號。不置可否地,平面媒體(報紙)的裁減是全球性的,自2002年起平面媒體(報紙)業的龍頭紐約時報,以及美國兩大報的今日新聞(USA Today)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均已縮減版面,主要原因是印報費的增加、電腦網路的發達,造成了讀者和廣告的流失。綜觀國內現存仍保有藝文新聞的大報中,中時已於7月19日改版藝文專版,與「影藝運動綜合版」整併版面;聯合、自由近年則漸縮版面和新聞數,種種現象不禁讓人擔憂藝文新聞的前景,碩果僅存卻影響力仍鉅的一塊是否也將隨著潮流消聲匿跡?儘管報紙的藝文版因不景氣而遭縮版,但從文化推廣的角度來看,藝文新聞仍有其經營之價值,只是經營方式逐漸轉戰至網路媒體;所謂的「藝文版的美麗時光」,不只是新聞專業從業人員工作理念的實踐,最大的意義,是凸顯媒體的社會教化角色。但現在的媒體八卦當道、圖片掛帥、文字縮減,如何在商業化包裝下追求深度,將是現今藝文媒體所要面對的挑戰。
2.文化市場:表演藝術團隊之舊作新「市」力
文 伍致潔、蔡如歆
今年關注的文化市場議題聚焦於表演藝術之舊作,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國藝會「菁華再現」專案補助之團隊,以舊作巡演於全台各地。此專案主旨為重現經典藝術、促進團體與地方互動的機會,與文建會籌辦「藝術下鄉」有所不同。另一是許多團隊適逢週年慶,而以舊作演出為活動主軸,藉著重現過去的經典,與新、舊觀眾一同見證歷史,拉近觀眾與團隊之連繫,亦作為團隊內新、舊人員之傳承,而經典的展現更成為一項「精神指標」。因著國藝會菁華再現專案的執行以及許多藝文團隊適逢團慶活動,讓各地區的團隊相互交流學習,同時也增加團隊向外拓展的機會,這讓我們看見文化市場的活力。團隊在選擇表演的場地上,不再侷限在大台北地區,將表演範圍擴大至中南部地區,甚至到達東部與外島地區,這有助於彼此間的表演藝術交流,也讓這些團隊的觸角延伸至全台。同時透過舊作的演出來宣布經驗傳承的訊息,不僅可以延續舊有觀眾之間的情感,亦可吸引新觀眾加入。南方朔老師在2005年表演藝術年鑑上道出「新作缺乏」的憂心,從這片依然努力、積極的表演藝術市場,我們或許無法判別台灣藝術的創作是否真的遭遇瓶頸,不過,過去大家長期關心的「新人何時才出頭」疑慮,從今年團隊週年慶活動中,我們或許可以為未來文化市場帶有更高度的盼望。
3.國際藝術交流:存在與價值
文 范譽莉、許蕙美、李靜慧
2006年,台灣在國際藝術交流層面的努力,展現了令人振奮的表現成果。在對外文化輸出的國際展演舞台上,透過巴黎台灣文化中心的安排,於里昂歌劇院利用小劇場舉辦台灣藝術節,小西園布袋戲團、王心心和游麗玉古樂對唱以及復興閣皮影戲團,集合了台灣偶戲和古典雅樂等形式的表演;其次,由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與日內瓦「民族音樂工作室」共同籌劃主辦,台灣在瑞士的最大規模藝文活動─「台灣藝術節」,在日內瓦掀起了台灣文藝熱潮。在國內的展演活動中,則有「德國狂潮」、「兩廳院廣場藝術節」等,引進當代國際藝術團體的交流活動。但國際交流在國內生態中長久仍屬於弱勢,大型之國際活動,穩定的財源絕對有助於活動長期發展,然而目前雨露均霑的模式,並無法真正支持一個足以稱之為「國際性」的活動。如果在有限經費下能以具競爭型的審核機制,選出有心且有能力的五至八個縣市,給予較集中的人力訓練與經費補助,對台灣城市型國際文化交流的發展應更有助益。其次,政府在引進藝術節模式時,似乎忽略了這類藝術節都有一個靈魂人物─策展人,他們通常是藝術節建立「品牌」、對內控制品質、對外界負責溝通的靈魂人物。在國內或許是受限於行政用人或是採購法相關規定、或是人才培育不足,未來讓策展人成為爭取經費的必要條件,長期以降,相信更有助於整體國際文化交流環境的健全發展。
4.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人才「出走大陸」的背後省思
文 謝佳佑、邱筱喬
儘管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產值誘惑迷人,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如于國華(北藝大傳研所校友)所說「如何利用大陸市場,找到提升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實力的方法,才是務實策略。」他同時也指出,台灣有足夠的企業經營和投資管理人才,「藝企合作」是產業發展的可行良方。然而台灣仍然缺乏創造「藝企合作」所需要的中介人才,因此應該著力培養專長能夠跨越企管和藝術領域的人才,他們將成為帶動文化藝術繁榮的潛在力量。這樣的中介人才不僅在「藝企合作」上需要,在藝術家與政府、民眾間也同樣重要。無論是文化創意產業貸款、還是公共藝術招標等,政府可透過具專業知識的中介人,更加瞭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背景,避免過去對藝術評價的困難,導致對藝術家創意的扼殺與對作品的批評。此外,民眾也可以透過中介(人)如藝評人、劇評人等,更加瞭解創作的精神與美學,培養接近藝術的意願,進而活絡消費市場。文化創意產業它需要政府與民間的凝聚共識與合作、共同思考如何健全活絡台灣的文化消費市場,並創造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特色與價值。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仍有許多可為之處,除了已具備有許多產業經營人才外,仍不斷地培育出優秀的創意人才,發揮著他們源源不絕地想像力與創造力,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不斷地積累著創造春天的實力。如何善用這股能量將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更推前一步,仍然有賴政府與民間的合作與智慧。
5.藝企合作:整形的容顏—談台灣藝企合作的局限
文 劉碧旭、端木芸珊、曾建霖
西方等先進國家在推展藝企合作的模式上,對於轉型被動贊助過渡積極策略投資觀點已早有體認,媒合拓展企業與藝術的接觸機會是關鍵的先決條件,而日本企業體向來對於自身扮演企業市民的角色認知著重,公眾利益配合其先天民族性的認同,贊助型態的模式也有長期性的效益存在。反觀台灣在藝企合作的推展上,由於對藝術人文美學等能力的培養是相較貧乏的,自然在對於藝文認同的程度上也就有所落差。此外,藝企合作平台應由專業藝術、政管、人才來進行相關工作的執行,這同時也道出專業藝術行政與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人文藝術在今天已成為企業在追求突破創新的重要影響因素,檢視台灣當前在推展藝企合作的成效上,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借鏡參考外國藝企合作模式的同時,具體的作為上或許應先反思台灣本身的環境與企業結構組成的差異,以培育除了純贊助的型態之外,能有更具長期性效益的互惠發展。
6.文化資產:古蹟修復爭議之省思
文 林旻諠、華湘琦
近年來,古蹟的價值日益受到國人重視,然而,當古蹟的存在價值與其他利益發生衝突時,爭議點便一一浮現。修復問題方面,在建築的本體修復上,無論採用的是「修舊如舊」抑或「新技修復」,在修復的過程中,除有專家學者之外的長期關注外,亦有許多在地文史工作者和附近居民也投入其中,以在地者的眼光監督著古蹟修復工程。以鹿港龍山寺為例,由當地的文史作者發聲,進而促使有關當局正視的這個議題。在人才培育方面,除應強化教育體系的修復技術培育管道,亦應著手研擬制訂古蹟修復證照制度,並建立古建物修復人才資料庫,讓台灣具有歷史意義的各項物件都可以呈現在民眾的生活當中。在保存及再利用方面,除了修復建築物與人才之外,對於修復之後的建物如何再利用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使古蹟對民眾產生意義和互動,進而永續經營,如此,才是古蹟維護的正確道路。對於文化資產,我們應尊重其存在價值,莫因短視近利而使珍貴的文化資產滅失。
7.文化設施:硬體加速蓋,可否實質拉進「文化差距」?
文 黃鐘瑩、葉韋柏、黃湘云
台灣高喊縮小城鄉差距由來已久,今年更反應在從南到北的大規模文化建設上;無論就都市發展、表演藝術市場、文化地理上本質的差異,及教育人才之培訓來看,我們正處在一個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後現代情境裡,應該思考是哪些人與哪些生活空間在進行對話。一個地區的發展絕對有其脈絡可尋,歷史文化如此,表演藝術市場更是如此。文化與教育是國力之基礎,但操作上是否應將視野拉遠、拉高,是政府與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民都應深思的。儘管政府期望藉文化設施來有效地帶動都市發展,但前提下也請別忽視「文化差距」,只因文化建設易被看見績效而略過全盤性的審查與考量。日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與南台灣表演團隊座談會中提出,若「南方計畫」成功,對於台灣文化將發生長遠影響,不但證明台灣藝術經驗有成,而且將以南台灣為核心,刺激台灣表演藝術再次蛻變。期許日後在多了硬體建設後,真能充實南台灣的文藝市場、更能涵化出代表台灣真正的文化。
【編者】以上文章資料由藝管所一年級全體同學提供,本期僅提供版面讓同學有發表意見之管道,針對2006年國內相關藝文現況提出其研究分析與建議,每篇主題原稿皆有3,000字,礙於版面有限,故將其精簡為以上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