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北藝大承辦之九十五年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暨馬水龍作品音樂會:「樂音流轉,畫意盎然──隨著馬水龍教授『看見音樂,聽見畫』」,於4月25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舉行,典禮上公開表揚馬水龍教授的音樂成就,並頒授「文化獎章」及獎金60萬元。此外,為表彰馬老師豐富精采的音樂創作內涵,同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創意資源中心舉辦「馬水龍影音作品展」,展期為4月25日至5月14日止。

行政院文化獎之設置乃是為了表達對文化維護與發揚具有特殊貢獻人士之尊崇,屬於終身成就獎,自民國七十年設立以來,至今受獎者共有五十七位,九十五年之唯一受獎人為馬水龍教授。

馬水龍教授出生於雨港基隆,自1959年(二十歲)進入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修理論作曲開始,即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之後並於1972年(三十二歲)獲得西德雷根斯堡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赴德留學,追隨席格蒙教授學習作曲。他擅長以傳統音樂為本,運用西方嚴謹的作曲技巧,創作出一首首既涵容東方底蘊,又具有西方嚴謹作曲技巧的重要作品,也擅長將視覺美學導入其音樂創作中,並強調「用耳朵聽見畫,以眼睛看見音樂」的概念。此外,他總是藉由創作來關懷、禮讚他所熱愛的鄉土與同胞,作品深獲台灣中、西樂界的肯定與讚揚。

馬水龍教授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受到肯定,他並且也是第一位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整場個人作品發表會的東方人(1987年)。《紐約時報》曾於1987年3月23日,刊出樂評家Bernard Holland的評論:「 ……綜觀馬水龍先生發表的作品,他突破了東方與西方音樂的藩籬,揉合了雙方音樂不同的表達手法與傳統特質,予以平衡處理,成功地表達他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而不落於俗套……。」

除了悠遊於音樂創作領域之外,馬水龍對教育界也卓有貢獻,他曾於擔任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創系主任、教務長及院長期間,多方開設與傳統音樂、藝術相關的課程,以避免藝術學院的音樂系落入全盤西化的窠臼中。

本次頒獎典禮暨馬水龍作品音樂會採音樂會型式舉行,並於現場演奏《展技曲》(管風琴獨奏)、《尋》(古箏獨奏)、《梆笛協奏曲(第一樂章)》等曲目,以讚頌這位始終孜孜不倦的音樂人。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14-03-18 00:00:00
    最近修訂
    2021-03-15 1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