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戲劇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攜手舉辦之2025年「關渡藝術節-秋季篇」將從10月起持續至年底,以戲劇、舞蹈、音樂等多元面向,帶來一系列精彩呈現。另外,由影新學院舉辦之「關渡電影節」、「關渡光藝術節」與「關渡國際動畫節」也將於10月陸續登場,在為期三個月的慶典期間,於校園各處廳館展現師生與校友們源源不絕、豐沛之創作展演能量。 關渡藝術節自創辦以來,持續致力於呈現臺灣表演藝術教育的深度與廣度,為培養新世代藝術人才與國際接軌。

自2025年起,關渡藝術節首度嘗試以「春季篇」和「秋季篇」雙階段策展,讓藝術氛圍一年四季瀰漫關渡校園,而此次「秋季篇」的亮點更是群星匯聚,期將藝術節活動推向另一個新高峰。 

於9月22日舉辦之記者會上,北藝大劉錫權校長、音樂學院盧文雅院長、音樂系吳思珊主任、傳音系蔡淩蕙主任、陳家輝老師、舞蹈學院陳雅萍院長、張曉雄教授、林雅嵐老師、影新學院史明輝院長、李璁娀主秘、吳玉鈴學務長、陳約宏總務長等校內師生,以及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謝翠玉執行長等貴賓一同出席與會,除由各院院長重點說明各學院活動內容外,大夥們也共同宣告此次藝術慶典的正式到來。 

劉錫權校長於致詞時提到,關渡藝術節是北藝大呈現高等藝術專業教育的成果舞台,未來的舉辦方式會改由以往集中在幾個月的展演形式,拓展成爲在一整年都能延續發生的多元跨域展演活動,竭誠歡迎各界可以前來北藝大,欣賞各項精彩演出。

此外,舞蹈學院與音樂學院也特別精心安排舞作《塵息》和《峇里島舞蹈》,及結合傳音系、舞蹈系與人文跨域研究所共同製作,探索媽祖信仰的表演作品《她從海上來》作為記者會開場演出,為這次活動揭開序幕。 

這次節目在戲劇學院部分,包括秋季公演《萬物生長》、兩檔冬季公演《甕中舞會》與《怪物》,以及與三檔畢業公演,皆參與投入「關渡藝術節」活動。其中,秋季公演《萬物生長》是由2025臺北戲劇獎最佳導演許哲彬執導童偉格的同名小說。該劇主要描述以一位女兒的召喚為起點,牽動三代人家族斷裂的記憶,映照私人與政治的歷史殘痕。

而音樂學院為這次的藝術節隆重推出達11場,結合傳統與古典,及新媒體等跨域且不同風格之重量級音樂會。從古典到電音、傳統到跨界,帶領觀眾聆聽藝術的多重聲響。首先登場為樂無界「呂紹嘉與北藝大管絃樂團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是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國家交響樂團與北藝大為致力於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創造力的新生代音樂人才,共同推動的《樂無界教育計畫》之成果呈現。 

另外,「卓別林:《工廠》電影音樂會」其帶領觀眾體驗影像與音樂交織。再者,學院與IRCAM、C-LAB合作的「布列茲100・臺北音樂會」與「Matalon x K/D/M講座音樂會」則讓觀眾透過不同感官,沈浸於當代聲響實驗之中。此外,今年適逢馬水龍教授辭世十周年,音樂學院特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聯合主辦《樂韻關渡―馬水龍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音樂會》,致敬馬教授在臺灣現代音樂史上的卓越地位。

另在傳統音樂部分,「水舞台戶外音樂會」呈現南北管、古琴與琵琶;《2025甘豆水舞》延續馬水龍教授建立的甘美朗傳統;《追溯三味線的源流》帶領聽眾跨越琉球三線至日本地歌三絃。其他節目包括「亞洲長笛聯盟國際音樂會」,以及探索媽祖信仰的表演作品《她從海上來》。 

而在舞蹈學院部分則以跨文化實踐與展演實務相結合,呈現三大系列,包括以峇里島與爪哇樂為主軸的「印尼樂舞系列」以演出、工作坊、論壇引領觀者跨域體驗;而歲末壓軸《地心》展演由蔡慧貞老師領銜,涵蓋國內外編舞家作品,從古典芭蕾到當代舞蹈,展現學生動能與身體感知的多重維度。最後的「武遠弗屆:中華武藝的跨文化、跨領域拓展」國際研討會則結合學術論文、武術示範、身體文化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學者、舞蹈家與武術專家同場對話,激盪身體的更多可能。 

最後在影新學院部分,由各系舉辦之影展、光節與動畫節也將於10月陸續登場。其中,由電影創作學系主辦之第十七屆的「關渡電影節」以「碎形共構/生 In Fractals We Grow」為主題,呼應當代身份與文化的斷裂、重組。影展內容包含學生單元、開閉幕短片輯、學生電影特別放映,以及「國際觀摩單元」。此次的交流單元邀請到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和短片影展「Show Me Short」,除各類影片播映之外,並安排映後座談與交流活動,藉以深化觀眾與創作者的互動、對話。 

而新媒體藝術學系主辦之「2025關渡光藝術節—幻響」今年首度走進室內展場,以「聲音如何召喚光」為策展命題,假科技藝術館舉辦。從戶外移入可控黑盒,精準編排聲、光與場域的即時關係,開啟多感官的沉浸式經驗。藝術總監王福瑞教授、策展人王連晟老師共同聚焦聲音作為生成機制,透過演算法、感測與互動機制,將觀者的移動與身體回饋納入作品運作。 

另由動畫學系師生主辦之第十五屆關渡國際動畫節(Kuandu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KDIAF)本屆以「動畫的15次元之旅」為主題,從多重宇宙出發,邀請觀眾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視覺冒險。而眾所矚目的競賽單元「關渡狗動畫獎」今年共計吸引來自全球104國、2419件作品投稿,最終入圍的61部作品,18部獲選觀摩片,一同角逐「最佳動畫」、「學生動畫」、「臺灣特別獎」與「最佳MR特別獎」等獎項。 

從10月至12月,北藝大關渡藝術節系列活動,將從劇場到舞蹈,從音樂到影像與新媒體,傳遞跨域實驗與文化記憶的能量。更多活動資訊請洽FB粉絲專頁,搜尋「關渡藝術節」、「關渡電影節」、「關渡國際動畫節」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封面]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1113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1080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319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212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953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495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631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832_Small
20250922 關渡藝術節 攝影王世邦_0777_Small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上傳者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5-09-23 16:10:17
    最近修訂
    2025-09-23 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