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音樂學系高教深耕「亞洲音樂國際大師班」計畫於本學期邀請到中爪哇甘美朗藝術家努揚多教授(Ignatius Krisna Nuryanta Putra)蒞校舉辦大師班,同時結合由李婧慧與梁正一兩位老師之課程「甘美朗的理論與實技/Gamelan Ensemble」,帶領10多位同學展開為期兩週半的密集演奏訓練,於4月27日假馬水龍廳舉辦「中爪哇甘美朗大師班」成果發表會,師生一同聯手演出,期透過跨國音樂的交流,讓師生們體驗到傳統音樂立體化、國際化、活態化的種種可能,並為將來的傳統音樂帶來不一樣的風格與創意。
 

此次音樂會演奏曲目包括《Lancaran Klumpuk / 聚》、《Ladrang Wilujeng / 歡迎與祝福》、《Lancaran Kliling Kutha / 城市遊》、廖憲一《嶼之吟III:跨聲—為琵琶與中爪哇甘美朗 / “Hear the voice from Taiwan III : Sound of Intercultural” for Pipa and Javanese Gamelan》(世界首演)、《Duologue: Improvisation of Gender and Suona / 談天:耿碟爾與北管大吹的即興》、《Tari Merak / 孔雀舞》,與《Lancaran Udan Mas / 黃金雨》等7首樂章,並由梁正一老師導聆解說。

 
為了這次的音樂會,在開學前三週,先由李婧慧老師與梁正一老師帶領學生學習甘美朗相關習樂禮儀及基本曲目,之後進行大師班課程。在結束Nuryanta教授的大師班密集授課排練後,師生們一同在馬水龍廳進行展演呈現,將學習成果與觀眾們一同分享,展開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跨文化與樂別的音樂交流。
 
目前任教於印尼日惹藝術學院的Nuryanta教授,其演奏經歷已超過四十餘年,迄今仍致力於推展中爪哇音樂藝術及交流。他曾任亞太傳統藝術節的音樂總監及舞者、國際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資產交流展音樂總監、South East Asia Light Festival音樂總監,並自2008年於中爪哇克拉登(Klaten)的表演藝術推展中心Sanggar Omah Wayang擔任講師至今。Nuryanta教授曾至亞洲與歐洲多國展演甘美朗音樂和皮影戲演出,是一位兼具甘美朗與皮影戲展演技藝的資深藝術家。
 
於這次的音樂會上,由音樂系校友-作曲家廖憲一老師所譜之《嶼之吟III:跨聲》是特地為琵琶與中爪哇甘美朗之創作,也是此首曲目的世界首演。將臺灣民謠《桃花過渡》的旋律特色經由重編與變化運用,融入在甘美朗的傳統音樂語言中,以甘美朗傳統的音樂組織語法與琵琶密切互動,兩者之間的對話如跨越文化般的聲響交流,甚至是相互交融,這種互動關係就像這次與印尼中爪哇甘美朗老師交流學習一樣,兩個文化之間彼此在互相尊重與包容傳統下交流,而產生很不一樣的特別跨聲效果。
 
再者,《Duologue: Improvisation of Gender and Suona /談天:耿碟爾與北管大吹的即興》是由Nuryanta教授與張欣雅同學分別以甘美朗樂器與北管嗩吶的跨文化音樂即興演奏。另外,搭配中爪哇舞蹈之作品《Tari Merak / 孔雀舞》,則邀請到印尼日惹宮廷舞者Anastasia Melati老師一起呈現。Anastasia Melati老師目前為舞蹈學院博士生,並同時任教於本校戲劇系和臺大音樂學研究所。
 
李婧慧教授表示,甘美朗樂團主要由每年開設之「甘美朗的理論與實技/Gamelan Ensemble」的學生所組成,各學院學生均可選修。此外,北藝大甘美朗課程始於1985年,為開拓學生國際視野,特聘旅美韓國鐄教授為客座教授,購置臺灣第一套甘美朗—巴里島安克隆甘美朗,並開設課程;1993年,則購置了第二套甘美朗—中爪哇甘美朗,豐富課程內容。迄今,系上擁有的甘美朗樂器之豐富,以及樂曲呈現之專業演出,已受到各界重視,並曾多次受邀至校外進行演出。
 
甘美朗(Gamelan)是印度尼西亞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民族音樂,又以峇里島及爪哇島的甘美朗合奏最為著名。主要的樂器有金屬鍵類、木琴類、鼓、鑼、竹笛、撥弦及拉弦樂器,有些曲目亦可以加上演唱者或伴奏舞蹈,甘美朗音樂除了成為印尼的代表性音樂,對二十世紀的西方音樂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攝影 吳俊諺
[封面] 傳音系中爪哇甘美朗大師班成果發表音樂會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3-05-04 10:19:57
    最近修訂
    2023-05-04 1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