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舉辦之2022關渡光藝術節於10月28日起至11月12日假關渡中港河碼頭展開,沿著河岸兩側,以關渡的自然和人文元素作為發想,在半公里內打造十件以「光」為主體的作品,期藉由藝術裝置中的「光」,使關渡與藝術匯流。於開幕日當天,並由藝術家王連晟《山水》、張欣語《Counter》、劉張妙齊《Prototype-001 CORE》帶來三段結合光影和不同互動裝置的聲光表演,來為此次活動揭開絢爛耀眼的序幕。

 

開幕式上陳愷璜校長帶領校內多位主管們一同出席與會。陳校長表示,今年是第7屆的關渡光藝術節,此次活動特別跟在地的財團法人臺北市關渡文化基金會共同合作,讓整個中港河碼頭瞬間變亮的起來。除了看到許多的光藝術節的作品外,也看到了多個夥伴單位投入在社區營造的成果,慢慢走向地方創生的一個可能性。陳校長也感謝新媒系全體師生們的用心,讓民眾們能在這涼爽的秋天夜晚,特別是在疫情即將過去,讓大家生活當中,有一種新的氣象,一同參與這難得的年度盛會。

 
新媒體藝術學系戴嘉明主任說到,這次光藝術節結合了系上校友與師生數十名參與,走出北藝大校園,主旨在於討論光在建築與地景的不同風貌與細微肌理,並在臺北市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邀請下,與「鬧熱關渡節」攜手合作策劃,希望透過光藝術節的介入,來呼應與找尋屬於關渡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美好時光。
 
擔任此次策展人的林書瑜老師則說明, 本屆關渡光藝術節「濟濟」,援引《關渡之歌》閩南語歌詞「濟濟」(tsē-tsē)作為主題,採「濟濟」很多、眾多之意,嘗試以更為貼近在地的思維,以光的藝術回應關渡豐富的自然景觀、生態環境、人文特色及其歷史變遷,同時串起在地居民的當下生活與未來想像。作品包含聲音、裝置、動力、互動、雷射等豐富多元內容,竭誠歡迎各界前來觀賞。
 
而立於中港河碼頭四周的十組裝置藝術作品分別為莊志維以新媒體裝置融合地景的創作《裝置微光計畫》。林書瑜以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為創作靈感,將收集而來的廢棄雨傘骨架,搭配低耗能的LED與光纖組成蒲公英燈光藝術裝置作品《我在這裡為你祈禱》;由田子平帶來闡述關渡討海人所組成的龍舟隊「關渡勇士」歷史,以雷射光組成的弧形裝置,透過不同深度的視覺錯置組成幾何圓形的作品《光濟》。
 
作品《尋光》則由王可可、洪伊妘、陳昱伶、李芷綺等四位共同創作的A R實境互動裝置,以延伸渡宮的燈籠出發,在擴增實境(AR)中和光精靈互動,用行動裝置捕捉光精靈,並透過行動裝置觀賞歸港的漁船與魚群。而謝昕亞創作之作品《淨化場》則由一塊塊面積的布面拼成的橋型結構,透過紫外線光使螢光顯影,檢視關渡河岸流動的痕跡、漁網等昔日的繁榮景象映照在布上,隨著時間推移與民眾的走動,進而看見布上的影像顯現歷史軌跡般的變化。
 
由羅翊凌、翁晨斌、陳玟捷、張宜絢等人創作之《韞月》為燈光裝置,試圖模擬海面上的月光,將波光粼粼的景象轉移到陸地,給人跳脫日常空間的奇幻感,讓觀眾沉浸在灑滿月光、搖曳的海面。作品《桴螢》為何培維、施丞浩、謝秉祐等共同創作,嘗試將產業與環境間的關係發展成作品,以此來模擬出航夜釣時,用來吸引捉捕魚群的閃閃燈光。

 

而作品《氵氵氵氵》是何芯源、何書賢兩位共同創作,嘗試以機械性手法去描繪風與浪的關係,同時試圖模擬風對水的擾動,震動金屬片產生恍如沉浮在水裡的聲響,另在造型的選擇上,用極簡的線段去堆砌出水紋的層次。楊可兒帶來的作品《咻咻》以關渡中港河碼頭草地上芒草隨風搖曳的寫意風景作為靈感,讓觀者體驗一個像是在森林裡遇到精靈般的超現實景象,並在這件作品中感受到療癒、可愛的感覺。

第十件作品《WOBBLE》,作者程彥烜和陳智賢嘗試利用碼頭支柱的構造構成燈光互動裝置,藉由民眾進入港口觸發柱子上安裝的燈光裝置,形成燈光在視覺上起伏升降的效果,試圖呈現出碼頭對所經過之生命體的回應。

2022關渡光藝術節《濟濟》
展覽時間
2022.10.28(五) –
2022.11.12(六)|18:00 – 22:00
地點
關渡中港河碼頭
展覽開幕
2022.10.28(五)|18:00 – 22:00
展覽系列工作坊
2022.11.05 (六)|8:00-12:00
關渡區民活動中心(需報名)

 

攝影 王世邦 吳俊諺

[封面] 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港河碼頭河岸絢爛揭幕
    位置
    資料夾名稱
    關渡通訊
    發表人
    秘書室
    單位
    影音網 (root)
    建立
    2022-11-04 16:32:46
    最近修訂
    2022-11-04 16: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