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創作學系本學期首場大師講座邀請到知名導演吳念真蒞校與師生們分享他多年來的創作歷程,從其生長、求學過程到工作,在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如何發揮他說、寫、編故事的長才,打造出作家、廣告人、主持人、編劇、導演、演員等多重身份的精彩歷程。
吳念真導演首先說到,多年以來,他的生活與工作週遭隨處可見來自北藝大的校友。他表示,這雖是他第一次造訪關渡這個校區,然而回憶以往,他多年曾在蘆洲校區兼課任教,當時課堂上令他印象最深,也最認真的學生,即是演員吳倩蓮(戲劇系校友)。
面對千禧世代的學子們,吳念真導演笑說,彼此間有著近半世紀的年齡差,那就從他為何會想拍電影開始談起。他說到,會想從事電影行業,主要是在他20多歲時,當一次看完義大利導演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所執導的電影《單車失竊記/ Ladri di biciclette》(1948年),不僅深受感動,更激起他的熱情,當下立志希望未來有機會拍這樣的電影給媽媽看。
吳導強調,這部影片充分刻畫描寫著人在絕望(貧窮)中,面對著什麼都可以不要的窘境與無奈。再對照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同溫層的理解心,讓他同時發現到,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中竟都有其相似之處。而透過電影這樣的媒介,是可以讓不同國家的人藉此分享生命經驗。
至於他擁有過人的說故事能力,也是從小環境培養出來的。吳導談到,從小學起,他被要求天天讀報給長輩們聽,加上自己愛聽廣播劇,就此練就出對敘事表達充滿著豐富的聲音表情,如何拿捏其中的起、承、轉、合,當然就不在話下。故朋友間都覺得聽他用說的,都比自己看書來的有趣許多。會中他也舉例說明,生動的敘事能力,贏得全場笑聲、掌聲不斷。
學過速讀與愛大量閱讀的吳導進一步說明,除了大量的閱讀與轉述,造就自己日後強大的說故事能力外,他提到,年輕時看書是因為興趣,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則是會透過書籍,來感受與瞭解作者生命的經驗。 迄今,吳導時常都會遇到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特別是計程車司機)想與他分享人生的經歷。對他來說,聽一個人的故事,就如同是讀了一本書,而他們不同的生命歷程也往往出乎想像,特別是加上當事者富有情感的敘述,當下的那種感動與畫面,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了。
從編劇工作到導演,吳導表示,面對不同的導演,就有不同的溝通相處與工作方式。這其中包括侯孝賢、楊德昌、蔡揚名、朱延平等知名導演,有的講求細節,有的喜歡把故事深度加以延伸,各有特色。另外,談到廣告的拍攝模式,如何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內,把生活中的經歷寫實陳述,用說故事的方式去帶出產品,貼近人心,讓觀眾感同身受,也是他偏好的拍攝技巧。
對於創作,吳導則做了以下的建議。首先,要清楚了解想要表達以及創作的動機為何,再者才是人物的設定,而這些都須透過大量的閱讀與聆聽週遭人的生命故事,才能豐富其內容;最後再將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彼此迸發產生之火花與結果,才是好的創作,絕非一開始就將人、事、物就設定好,導致陷入僵化或有所侷限,且面臨創作的瓶頸。
他再次強調,創作不是重複,而是要有很強的意念與想要與眾人分享的東西。此外,瞭解要溝通(傳達)的對象為何,這樣呈現出作品才會像樣。另提到劇本改編時,吳念真導演認為,它不是原滋原味呈現原作,且非複製,反而應是另一項新的創作,透過導演與編劇的重新詮釋,賦予作品新的語彙和能量。
在參與這麼多類型的創作,對吳念真導演來說,最開心的不是獲得獎項,他認為,得獎的感動,往往只有那短短的幾十秒。多年創作的過程,最令他感到開心的反倒是,當他看到觀眾們被舞台上的演出者引領融入劇情,那種被演出者所吸引與投入的神情,才是他最享受創作的那份成就感與喜悅的時刻。
有鑒於臺灣影視產業的發展受到政治因素的打壓,他坦言,現階段要從事電影或電視劇這條路,會比過往來得更加辛苦,但仍要努力不放棄,多參與各項影展,才能有被國際看見的機會。吳導最後也與在場學子們共勉,「閱讀」與「聆聽」是人生最快樂的兩件事,並永遠帶著好奇、想理解的心情去面對週遭的人、事、物。
攝影 王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