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港,一個未知的站點,一幅關於記憶,隨時間泛白的景象。
在遺忘或離場之前,你最不願割捨的記憶是什麼?」由音樂系與新媒系聯合合作之「美聲工作坊」於學期末舉辦《白港》音樂劇階段呈現會,而這也是兩系繼合作呈現《車過枋寮》後,再度攜手展開跨域創作。
《白港》從今年夏天開始籌劃,由新媒系學生團隊共同創作劇本,期藉由從末日、後人類的矛盾、宿命論、欲望與代價、孤獨為人之本質,到虛擬角色的自我意識,天南地北不設限討論題材,直到在北投公園一個無眠的夜,由黃茵綺、徐紹恩、黃心慈與曹書誠四位新媒人共同確立了主題並完成這個劇本。
主創團隊表示,「記憶是相會的一種形式,忘記是自由的一種形式」是《白港》的主軸。它關於一名腦部受損的主角,在走向失憶的末日,以一輛列車的形式召喚了他生命中幾個重要的人,這些人在列車行駛中追憶著主角也省思著生命。
此次計劃指導老師分別為音樂系鄭琪樺副教授與新媒系張暉明老師。其中,鄭琪樺副教授表示,《白港》劇本的誕生是一連串偶然,對於無正規演員訓練的歌手是很大的挑戰,歌手能夠演譯出這所有。劇本詩意非寫實的風格,需要極大心力消化;角色之間的關係和張力需要層層剖析細細處理;角色隨著列車行進經歷的每個情感瞬間都必須真實而立體;很多拗口又長的台詞,好不容易背起來卻因只有形式沒有靈魂,聽起來就像禮儀師朗讀祭文那樣,充滿抑揚頓挫卻除了嗚呼哀哉完全聽不懂;工作坊只有兩個月,卻有兩個卡司擠壓彼此排戲的時間。
但一路走來,鄭琪樺副教授看著演員們從自我懷疑,打碎重組,失敗再來,自己對自己革命,顛覆內在的不安和界線,直到現在能與彼此及觀眾溝通,真心感到榮耀。
擔任音樂劇《白港》的作曲音樂系研究生林侑賢,在作曲組老師的共同推舉接下《白港》的音樂創作。其音樂架構之清晰,從一開始序曲便明確交代每位前往「白港」乘客的形象性格。隨著劇情發展,自然的將每個角色的主導動機種植到觀眾心裡;直到終曲,在一個演員的獨唱裡,喚回所有角色的主導動機,並以柔和的「既視感」結束全劇。他的音樂具體了文本中晦澀的隱喻,清明了線性的邏輯,與文本相互作用成更具感染力的藝術作品。
另外,此劇之導演則是邀請到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研究生張世暘擔綱。他以務實的態度與新媒體編劇們討論並重新整理,才讓最終的版本能忠實表現原著且更加能落實在劇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