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挹注下,音樂學系於107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執行完成「德國呂北克音樂學院」和「香港演藝學院國際學術及展演文化」兩項海外交流計劃,由系上教授分別帶領銅管樂團和絃樂團前往姐妹校進行參訪,並透過參與工作坊和音樂會演出等活動形式,拓展多元之國際跨域交流學習。
其中,「德國呂北克音樂學院交流計劃」由計劃執行人-音樂系盧文雅主任帶領銅管團指揮陳彥豪老師,以及甄選錄取之10位同學前往德國姐妹校呂貝克音樂院(Musikhochschule Lübeck,MHL)參與「Groẞer Blechbläsertag 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活動演出,期間並安排參與由該校Tobias Füller教授開設之管樂課程及室內樂合奏課程工作坊,Füller教授也帶領該校學生與北藝大銅管樂團一起進行音樂會的開場節目排練,並透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同學瞭解與學習有別於古典,即興、自發性且具活力的音樂類型,期引領學生創造出更多元、開放性的音樂演奏風格。
此外,多次造訪北藝大的Bernd Ruf教授除了帶領師生一行進行參訪外,另也舉辦工作坊讓該校爵士大樂團(Big Band)與北藝大師生進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銅管樂器體積較大不易運送,加上費用又高,MHL這次也特別借出長號、上低音號及低音號等大型樂器給北藝大的同學們以便後續練習及綵排演出使用。 在陳彥豪老師的帶領下,這次於德國呂貝克音樂院舉辦的音樂會中,北藝大銅管樂團參與演出的曲目包括有與Tuba爵士大師Jon Sass 和呂貝克爵士大樂團同台演出的曲目外,另有經典銅管樂曲《English Folk Song Suite》與《A Londoner in New York》,以及由顏名秀副教授作曲改編《六月茉莉》和《思想起》的臺灣民謠組曲,精彩詮釋東西經典曲目,獲得全場觀眾一致好評,更成功地完成一次文化外交。
北藝大師生團在參與過此次「Groẞer Blechbläsertag 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後也發現,除了有專業的音樂學生參與外,鄰近地區的民眾亦積極參與各場音樂會,期間看到不同年齡層的音樂愛好者,帶著不同類型的樂器前來參加大師班及相關課程,進行交流討論外,也讓音樂節能深入社區,貼近附近居民的日常,大夥一同共襄盛舉,以樂會友。
而除了參與呂貝克音樂院與當地相關活動外,此行在Bernd Ruf教授的協助聯繫下,研發長林姿瑩副教授與音樂系盧文雅主任也順道造訪位於波茨坦市的國立巴別斯別格電影大學(Filmuniversität Babelsberg),除觀摩該校的專業影音產業設施外,並與相關主管們洽談未來建立具國際鏈結的學程或研究所之可能。
雙方初步規劃在今年或明年中,將邀請該校電影音樂系的相關電影配樂大師與教授蒞校舉行大師班和電影音樂工作坊。 此外,北藝大師生團此次出訪也受到駐德國臺北代表處漢堡辦事處羅美舜處長邀請餐敘,會中除關心在德的交流狀況外,並與老師們就臺德藝術文化合作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換。羅處長也鼓勵同學們除了保有傳統「溫良恭儉讓」美德外,面對國際強大競爭力,一定要隨時準備好自己,在適當的時間裡,適時表現自我,發揮長才。
一結束德國行程,緊接著同樣由音樂學系盧文雅主任領隊,帶領系上蘇正途副教授、林京美副教授與音樂學系絃樂團學生及系上助教共31人,前往香港演藝學院進行國際展演學術交流,並受到目前任職該校之北藝大校友徐惟恩教授的熱忱接待。 此行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廳的演出曲目安排有英國作曲家艾爾加以抒情旋律反映真摯情感的《E小調弦樂小夜曲》,美國作曲家巴伯廣受世人喜愛,浪漫而感性的《弦樂慢板》,俄國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對戰爭省思,關懷全人類的《為弦樂團改編的交響曲》,並與首屆李淑德教授小提琴菁英賽冠軍得主楊雅淳,共同演出莫札特流暢富有朝氣,風格轉向濃厚法國色彩的《G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另由林京美教授創作的嶄新樂曲《謐》,則為世界首演。
北藝大絃樂團此行優異的表現,讓觀眾們稱讚不已,並引起熱烈的迴響。而在這場演出音樂會中,則有兩名該校的管樂同學也參與北藝大絃樂團一同進行演出,彼此切磋學習。 香港演藝學院於音樂會後舉辦交流餐會,會中蔡敏德院長除了恭賀演出成功及稱讚北藝大絃樂團之精彩表現外,他也表達希望未來兩校能有更頻繁且擴大規模的合作與交流。另於香港演藝學院停留期間,北藝大師生團一行也觀摩客席指揮-法國指揮大師Michaël Cousteau教授指導該學院演藝交響樂團之排練。
而音樂學院陳嘉惠行政主任也於排練的休息時間安排Cousteau先生與本校主任及兩位教師進行會晤,Cousteau先生曾受邀至臺灣客座,對於臺灣的人文及藝術環境極為推崇,他並表示,未來如有機會再訪臺灣必造訪北藝大進行交流。 透過這些海外移地教學展演計畫,音樂系期待學生在參與活動時能獲得更多的國際學習經驗,培養世界觀與加強國際競爭力,學習在不同的演奏環境中,精進各項技能,並將臺灣的藝術教育成果推展至國際上,提升臺灣音樂學術之國際地位, 進而將臺灣經驗與文化傳遞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