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電影系美術設計專題講座5月份邀請到臺南藝術大學黃猷欽副教授蒞校進行分享,透過其專業與精闢的分析臺灣文藝電影,包括最具代表性,改編瓊瑤女士著作所拍攝之《一顆紅豆》、《風兒踢踏踩》、《彩霞滿天》、《雁兒在林梢》等多部作品電影中的美術設計形式,以及面臨1980年初臺灣電影新浪潮來臨的種種蛻變。

    說到臺灣的文藝電影,光是瓊瑤女士所著之小說改編電影(以下簡稱瓊瑤電影)從1965年起至1983年止,共計產製了50部作品,可以說是臺灣大眾流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樣本,其影響力遍及臺港與東南亞各地,當時的文藝電影跟拍仿拍的數量更是驚人。特別是自1976年成立的巨星影業,其製作發行的影片多由已故知名導演劉立立擔任拍攝,美術設計則為吳壁人與張柱國先生。

    從瓊瑤電影的美術設計角度來看,1970年代末的瓊瑤電影逐漸走向公式化,相較於1980年代初陳坤厚與侯孝賢的新形態文藝電影美術設計,後者對前者視覺語彙的遊戲、揶揄與簡化作為,預示了下一波影響臺灣電影發展的視覺風格。 黃猷欽副教授從五十多部港、台的瓊瑤電影中找出幾種在空間與道具的共通性。他強調,在1970年代末的瓊瑤電影逐漸走向公式化,從劇情結構到美術設計都出現樣版化的表現手法。

    在空間上,黃副教授用「前台、後台」去作分野。「前台」創作者企圖展現給觀眾看的華麗,符合著大家給瓊瑤電影的別稱「三廳電影」(客廳、餐廳、咖啡廳),營造出美好的生活交誼空間。「後台」則是觀光客不會看到的私空間,幽默地說就是不神人間煙火的仙女不會跑的廁所與後巷,而新浪潮的初端就開始將「後台」空間丟給觀眾,帶觀眾去「後台」看看。

    此外,瓊瑤電影中還有些必備的陳設物件,舉例像藝術品,設計上為了展現經濟水平與社會地位,在相當多的影片中就產生了充斥著藝術品、畫作、雕塑品的客廳與書房,以及舉例來說,在主角所處的空間中,必能見到一整排紅色書背的書籍排列(皇冠雜誌);同時也藉由「日曆」、「風扇」與「電話」三種陳設道具之使用意涵,解構這些道具從自身的特質與形式的選擇,點出瓊瑤初期、末期道具使用手法的異同。

    黃猷欽副教授在整體「道具」上做了幾大類型的歸納:直指標題、呼應全劇敘事主軸的道具、文青型的藝術道具、社經符號道具、視覺輔助道具。其中,呼應全劇敘事的道具,以《雁兒在林梢》為例,劇中的牆上的《雁兒在林梢》圖是丹楓(林青霞飾)與江淮(秦漢)對話的焦點,同時也是片名。文青型的藝術道具意指劇中常有對藝術熱愛青年,繪畫、雕塑的工具與材料必然需要出現於空間中,表達文青們的嗜好。

    再者,社經符號象徵型的道具,圖畫的出現會有「有框」,以及「無框」的差別。拿《夢的衣裳》為例,奶奶家的圖畫都「有框」,而歌手萬皓然(鍾鎮濤飾)的住所裡,海報都是「無框」的張貼,藉此展示經濟能力的落差。最後,視覺輔助道具則是有助於空間位置的辨別。如《一顆紅豆》在初蕾(林青霞飾)的恍惚狀態中,利用圖畫陳設,去示意空間歸屬。

    講座中黃副教授也用侯孝賢導演1980年的《風兒踢踏踩》作為時代突破的案例,列舉劇中將高不可攀的藝術歸還給平民的情節,包括純樸的兒童牆面彩繪、拙劣的人像塗鴉、女主角的紀實攝影等,以及電影系王童副教授於1976年參與美術設計之電影《秋歌》、《我踏浪而來》(1978年),以及《看海的日子》(1983年)融入「月曆」、「電風扇」之使用,並將「後台」如洗衣機、路邊攤等日常生活的空間一體呈現在觀眾眼前,這些都已逐步打破瓊瑤電影之美術設計方式,而這些畫面都顯示著在設計創作上新的企圖與方向,也讓臺灣電影美術設計創作之轉變,在1980年前後逐步邁向嶄新的一頁。

攝影 吳俊諺 #瓊瑤電影 1980年前後臺灣文藝電影美術設計的轉變


    Location
    Folder name
    關渡通訊
    Author
    秘書室
    Branch
    影音網 (root)
    Created
    2018-12-23 00:00:00
    Last Updated
    2021-03-15 1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