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策劃執行, 2016「第一屆關渡光藝術節」(「關‧光節」)於10月1日於臺北藝術大學校園啟動開幕,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光藝術盛會,共計展出師生與校友等藝術團隊作品11件,有別傳統燈會作法,以「光」藝術為主題,強調科技媒體的藝術性,作品分佈於北藝大校園成為夜間地景藝術,藉此推廣新媒體藝術欣賞族群,透過社群媒體宣傳造勢活動, 一同點亮關渡夜晚山頭,展現全新樣貌。
除了每晚六點至十點於校園中呈現多樣類型的大型光裝置藝術外,「關‧光節」系列活動中另包括新媒系與中央大學資工系合作團隊表演音像互動節目《FLASH》,並邀請參展藝術家舉辦15場講座及科普工作坊,分享其創作理念與提供半成品讓民眾實際體驗,達成藝術與科學教育目的。
各類型「光」裝置藝術
點亮關渡夜晚新風貌
於10月1日活動開幕當天,首先將登場的是《風光花》工作坊,它不僅是「關‧光節」裡的一個創客工作坊,也是一個物聯網行動藝術作品。活動主要結合臺灣傳統竹編藝術、物聯網技術,讓大家DIY發揮創客動手做精神;透過所開發一套物聯網平台,連線每朵風光花。透過平台串連,可以設定發光顏色,並隨時隨地看到自己做的《風光花》數位再現。讓《風光花》白天是個風車,晚上則換化為燈籠。
此次活動於人文廣場的開幕表演是由藝術家王福瑞所帶領的「XXXXX」團體演出《光林Light Forest》,呈現一種獨特光點與聲音交織的質感,讓觀眾似乎漫步於森林間,運用感官去體悟其光與影灑落淋漓的既視感與聽視覺的美學節奏。此外,另搭配著《風光花》群體移動藝術,一朵朵漫遊於人文廣場上,綻放多彩繽紛的風光花環。
這次的參展作品包括戴嘉明老師作品《Playkid》,巨大小孩角色躺在草地上玩弄光球,以光雕形式變換色彩,playkid喚醒大眾孩童時光,反思人與自然的親近,在夜間以光彩變化引誘行人靠近;姚仲涵《時光-戶外2 Current Light - outdoor, 2》則以LED的光亮顯示時、分、秒等數字,與現實時間同步;莊志維的《裝置微光計畫:草原 The Glowing Light Project:Grassland》此件為北藝大關光節現地創作,主要以建築高樓與草原場域作為作品的呈現地點,以光線在空中交織的狀態,形成一具在黑夜中浮起的光線雕塑。
3尺高小綠人 雷射光影融合建築
科技藝術全新詮釋
影新學院魏德樂院長與林書瑜、詹媛安《影皮隨我身II A shadow puppet follows me only》藉由傳統皮影戲的操弄,轉換為身體的操控,感受傳統戲偶與數位科技再建構的存有性;另由呂孟蓉、蔡孟汝、盧玫瑛與起慕德塔娜帶來作品《竄Channeling》,透過LED燈條、震動感測器、彈簧結構,讓觀者感受不一樣的水溝體驗;而孫士韋老師與謝宛庭、薛如婷、卓綺柔共同創作之《漫漫走 Keep Walking》,把原本路燈上單調的平面小綠人動畫立體化,呈現高達三公尺,活跳跳的3D小綠人,讓隨處可見的公共設施,進而成為有生命似的公共藝術,帶給大家親切又新鮮的感受。
《光,相見,因手機Light and Meet by Phone》是許素朱教授與王秋雯創作之作品,結合網路社群,運用手機跨螢幕技術作為網路行動藝術用來增加彼此情感的表現手法,該作品由人與人先相見,再進而做Google Map上打卡與透過物聯網讓藝術燈發亮的智慧手機應用,可在anytime與anywhere進行跨媒介行動,形成「大家一起來」的網路行動裝置藝術;由何理互動呈現之作品《SkyLight:Cloud》將雲霧的意象與燈光結合,透過材質的透明度層層交疊製造出深遠的光影,在燈光的明暗與升降中創造出流動的韻律,利用現代科技重現雲霧的變化,重新詮釋數位造景的浪漫。
蔡岱臻、蘇粲淵、許宜蓁、王子昀創作之《光引Intro》透過凸透鏡聚焦燈源藉由馬達改變光線入射的角度打入鏡面反射至觀者的視線,再藉由改變燈光訊號的脈波寬度呈現出三段不同的燈光變化,讓作品於微光的牆縫中,將人引入夢與現實的斷裂處,侵入的強光延遲了身體感知,使觀者停滯在兩者之間。
由高德亮、黃懷陞、許巽翔共同創作之作品《Blue Dream》使用雷射光作為兩棟鐘樓之間的對話,而雷射(LASER)的 字面意思為「輻射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更多活動詳情請洽官網洽詢,網址:http://kdlaf.tnua.edu.tw,或洽FB粉絲頁,搜尋「關渡光藝術節」。